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 第7章 千总一通大白话,伍拾兵勇一股绳

第7章 千总一通大白话,伍拾兵勇一股绳(2 / 2)

先给投降过来的地位、正名。毕竟他们人最多,也最需要笼络。

“王柱!李狗儿!林锐!韩虎!”(韩虎被人搀扶着,努力站直)

“你们各带十人,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队队正!”

“是!千总!”四人轰然应诺,王柱和李狗儿更是激动不已。不仅仅是因为对正,是因为他们的按个把总似乎比以前更厉害了,跟着他更有前途了。

他从流民中又抽选出六个身体还算结实的青壮,补充进去,将五十四名战兵打乱重新编伍,分入五个小队,每队十一人左右,初步消除了原来的小团伙。

“刘叔!”

“老夫在!”刘叔抱拳,他的腿伤还需将养。

“您老经验丰富,德高望重,为我副手,协调各队,总管一应后勤辎重、安顿流民事宜!”

“义不容辞!定当竭尽全力!”刘叔郑重应下。

至于组建自己的亲卫队,算求了,一共就这50多个人,分什么三六九等呀,赵高翔大手一挥,面向所有战兵,声音充满感情:“咱们都将是从一个死人坑里爬出来的兄弟!从今天起,你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我赵高翔的亲卫!都是我的手足弟兄! 咱们同生共死,有我吃的,就绝少不了大家一口!”这话再次借鉴了那种打造“命运共同体”的精髓,让这些刚刚归附的士卒瞬间产生了极强的归属感和被信任感。

接着,他跳下石头,亲自将缴获的相对精良的兵器——几把好腰刀、长矛,甚至那副破烂皮甲,郑重地分发给各队队正和几个看起来格外彪悍的士卒。每递出一件,他都重重拍拍对方的肩膀,目光灼灼地盯着对方问:“兄弟,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

被他亲自问到的士卒,无不感到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激动得声音发颤:“回千总,小的赵勇,汝宁府人!”

“好,兄弟,五百年前我们还是一家!”

赵勇激动地抑制不住。

“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

“回千总,小的郭六斤,庐州府人!”

“是生下来六斤,还是能吃六斤肉?”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

“回千总,小的张茂林,安庆府人!”

“张茂林、张茂林、将来要搞一块自己的山林、想抓野兔抓野兔、想种庄稼种庄稼”

到了李猛面前,赵高翔对视着李猛,一直看,李猛大概三十岁左右,身强力壮,一看就是经历过血与火的人,面对赵高翔的凝视,李猛毫不畏惧,不躲不闪。面无表情。脸上的刀疤,确格外的鲜艳。

“这是什么刀谁砍的?”

“鞑子的马刀”

“你使用什么兵器?”

“卑职用刀!”

“这把刀你先用,后续我给你搞把更好的,杀鞑子要把刀杀卷刃不可”

“卑职遵命”

赵高翔,给李猛一把大刀。同时他收获了一员外号刀疤的猛将!

一个一个直到每个人手上都有了兵器。赵高翔也差不多都能记住他们的名字。

能记住对方名字是优惠领导的必备素质。别问为什么。如果记性不好,怎么能历史系的大三学生,同时修了工商管理、心理学两门学科,同时还是武器发烧友。至于军事。

历史不就是暴力和阴谋的私生子吗?暴力和阴谋哪个不涉及到军事!

这种被首领记住名字的重视感,对这些底层军汉来说,有时比赏银更能收买人心。赵高翔那近一米八的个头,经过厮杀淬炼的凛然气势,更让这种亲近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一番精彩的演讲,加上雷厉风行的整编和接地气的笼络手段,这支刚刚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竟肉眼可见地有了几分凝聚力和锐气。大家伙都觉得,这位赵千总虽然年轻,但说话实在,手段厉害,跟着他,似乎真的能杀出一条活路,搏一个前程!连那些被安置在一旁的老弱流民中,都有些半大小子眼神热切,恨不得立刻长大扛枪。被一个妇人抱在怀里的小婉儿,虽然听不懂太多,但看着火光中赵高翔高大的身影,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崇拜。

赵高翔看着眼前初具雏形的队伍,心中稍定,但更多的压力随之而来。

五十四张要吃饭的嘴,通往西南的路途,潜在的敌人,内部的纪律…千头万绪。

他目光扫过流民群,看到婉儿,心中一动,走过去,对那个一直抱着婉儿的妇人温和地说:“大嫂,婉儿就先劳烦您多看顾些,吃食上,尽量别短了她的。”

妇人连忙点头:“千总大人放心,民妇一定照顾好丫头。”

安排完这一切,赵高翔才感觉稍稍松了口气,暗自抹了把汗:x娘的,当领导真不是人干的活,又得唱白脸又得唱红脸,还得学希特勒搞演讲…,还要学袁大头,亲自给士兵发衣服。不过老袁是用清朝的草场养自己的羔羊。我这是可全部都是自己的,真正的一穷二白,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打。

是的全靠打。不打仗哪里来的兵器、哪里来的兵源,哪里来的吃食。现在锅里的肉糜不就是刚刚打来的吗?

刚才的效果还不错,空手套白狼,骗来了人,又抢来了吃食、还有个名头:千总!。又一顿忽悠,现在好像他们还真听话的样子。效果好像还不错?老子真是个天才!赵高翔小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