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国际通用警告信号,申明我船在公海进行科学考察的合法权利,要求其保持安全距离。”王工沉着应对。
警告发出后,无人机略微拉高,但并未远离,依旧在视野内盘旋监视。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沈南星监控的“侦察单元”控制台突然发出急促的警报声!
“怎么回事?”她立刻俯身查看。
“侦测到高强度、特定频率的主动声呐脉冲扫描!来源……指向‘海神矿业’辅助船方向!”操作员声音紧张,“这种声呐常用于水下目标探测和……驱离!”
“他们在扫描我们水下可能存在的潜航器!”沈南星瞬间明白。对方不仅发现了他们,还试图用声呐干扰甚至逼出可能存在的“侦察单元”!
“侦察单元当时正在水下1000米进行校准测试!”一名工程师惊呼。高强度声呐脉冲可能对精密传感器造成损伤,甚至导致系统故障。
“立刻召回!上浮至安全深度,切换至静默模式!”沈南星当机立断。
命令迅速执行。万幸,“侦察单元”抗干扰性能良好,在轻微波动后稳定下来,开始按指令上浮。但对方这种极具攻击性的试探行为,让调查船上所有人都捏了一把冷汗。
“林总,我们遭遇对方主动声呐扫描……”王工通过加密信道向林凡汇报了情况。
林凡在千里之外的办公室内,听着汇报,眼神冰冷。奥丁的强势和霸道,超出了他的预期。这是在公海,对方竟敢公然使用可能损坏科研设备的手段。
“人员和安全第一。数据可以下次再取。如果对方进一步挑衅,立刻撤离到更远的安全海域。”林凡压制住怒火,冷静指示,“同时,记录所有挑衅行为的证据,包括时间、坐标、信号特征。”
第一次接触,在紧张的对峙中结束。“远航”调查船在对方无人机持续监视下,向西北方向撤离了20海里,暂时脱离了直接接触。但“侦察单元”成功带回了宝贵的数据——包括对方作业区边缘的水文资料,以及那段充满敌意的主动声呐信号记录。
这些数据被实时传回鹭岛。叶清音团队连夜分析,有了惊人发现:那段主动声呐信号,其编码方式与某国海军现役装备高度相似!这为质疑“海神矿业”勘探活动的军事背景提供了潜在证据。
同时,沈南星在分析水文数据时,发现目标海域边缘存在一个剧烈变化的温盐跃层,这对水下通信和导航是巨大挑战。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对方技术上的一个薄弱环节,也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机会。
第一次接触,有惊无险,但火药味已浓。奥丁展示了其强硬姿态和技术实力,而“远航”也展现了不屈的意志和快速反应能力。深蓝之下的暗战,从无声的布局,进入了有声的试探与对峙。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