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行动遭遇的主动声呐扫描事件,虽然未造成实质损失,但其挑衅意味和潜在的技术背景,让林凡意识到奥丁的深海布局远比预想的更深入、更具攻击性。他必须加快应对节奏,并寻求更广泛的支持。
就在林凡加紧部署,准备利用获取的声呐特征数据向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申诉,并指示叶清音团队针对温盐跃层弱点研究反制策略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援助,悄然而至。
这天下午,林凡接到陈老秘书的电话,语气比以往更显郑重:“林总,陈老请您明天上午来家里一趟,有几位朋友想见见您。”
林凡心中一动。陈老口中的“朋友”,绝非等闲之辈。他立刻调整日程,准时赴约。
再次来到西山脚下那座静谧的小院,林凡发现书房里除了陈老,还坐着两位气质不凡的中年人。一位穿着得体的商务夹克,目光锐利,透着干练;另一位则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更像一位学者。陈老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引荐。
“林凡,这位是国海集团的赵总,这位是海洋局的孙局长。”陈老语气平和,却带着分量,“他们听说了你们在深海科技方面的进展,以及最近遇到的一些……情况,很感兴趣。”
国海集团!林凡心中一震。这是国内海洋工程领域的绝对巨头,背景深厚,承担着众多国家级重大海洋项目。海洋局更是主管海洋事务的最高机构。这两位人物的到来,意义非同寻常。
“林总,久仰。”赵总主动伸出手,笑容爽朗,“你们‘远航’在深海机器人领域的突破,尤其是沈博士团队的工作,我们一直有所关注。很有魄力!”
孙局长也微微颔首,语气温和:“深海探索是国家战略方向,需要像‘远航’这样有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积极参与。”
林凡谦逊地回应:“赵总、孙局长过奖了。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陈老示意大家坐下,侍者奉上清茶。他缓缓开口,切入正题:“林凡,最近在南海那边(他用了模糊的指代),有些不太平静。有些外面的力量,手伸得有点长,技术手段也不太规矩。你们前阵子遇到的事,我们有所耳闻。”
林凡立刻明白,陈老和这两位,对奥丁的动向和“探针”行动的遭遇了如指掌。他谨慎地回应:“确实遇到一些技术上的干扰。我们正在积极应对,确保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赵总接过话头,直截了当:“林总,不绕弯子了。我们国海近期有一个深海资源详查的重大项目,急需高性能的深海探测平台。你们‘海龙’项目的技术路线,尤其是沈博士在极端环境材料上的突破,对我们很有吸引力。我们希望能与‘远航’开展深度合作。”
孙局长补充道:“从行业管理角度,我们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海洋战略。对于某些非商业手段的干扰,我们也会在规则范围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