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药性平和,对症的服用者为手脚心热、嗓子发干、怕热,夜里睡觉会出汗(一般是盗汗,就是在醒后发现自己一身是汗)。这个时候未必有明确的疾病,是处于一种机能紊乱,属于亚健康状态,吃六味地黄丸可以改变紊乱,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同样是肾虚,如果是白胖白胖的、一动就喘的人就属于阳虚了,要吃金匮肾气丸。这时吃六味地黄丸就反而会贻误治疗时机。
需要注意,虽然六味地黄丸是平补平泻,毕竟是偏于补阴,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吃后会妨碍消化功能,如果脾胃功能不强,最好间断地吃,长期连续服用就会影响胃口了。
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枸杞和菊花。当阴虚导致眼睛耳朵异常时,如眩晕耳鸣、羞明畏光,适合吃这个药。如果眼睛的问题更突出,可以用更有针对性的明目地黄丸,它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石决明、白蒺藜、枸杞等,如干燥性角膜炎、老年性泪腺萎缩、白内障早期等都可以使用。
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麦冬和五味子。麦冬是用来增加滋阴功能的,五味子是收敛的,这两个药和人参配,就是着名的生脉饮,现在已有输液剂型,救治休克时可以用,可见其补益的力量。人参是补气的,另外两个药是防止精华的进一步散失。所以这个麦味地黄丸也称八仙长寿丸,它的保养性质比其他几个地黄丸都要明显。
知柏地黄丸在地黄丸系列中有更加明确的方向性,其针对的虚火比前几个适应症要明显,适用的患者会有如下症状:感到头目晕眩,耳鸣耳聋,手脚心、胸口觉得发热,腰膝酸痛,男人有遗精,女人有潮热,两颧发红,发热。还有牙疼,不是因为发炎,只是莫名其妙地疼,咬东西牙根没劲。知柏地黄丸是地黄丸系列里清虚火作用最强的一个,因为知母和黄柏的苦寒特点,用起来也比其他几个地黄丸要谨慎,腰酸腿软和手脚心发热是这种病人的典型症状。
·眩晕时需要去查查耳石症
人的内耳有一结构,叫耳石器,是调节体位运动的。耳石器内有两块胶状膜,上黏附有许多微小的耳石,就像一块布上镶嵌很多钻石一样,用于调节胶状膜的运动。
当一些因素导致耳石脱落,它就会像沙尘一样飘浮在内耳之中;飘浮在某一特定的位置时,一旦出现体位的改变就可能引起眩晕,如头迅速运动时出现短暂旋转性眩晕,最多见的有床上坐起躺卧、床上左右翻身屈身或仰视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这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如果有类似眩晕可以到耳鼻喉科检查,确诊后医生通过简单的手法就能使耳石复位,眩晕症状会马上减轻乃至消失。
5.用去火药减肥是没得中医真谛
宋·寇宗爽《本草衍义》:不顾寒热多少,但以尽剂为度,由是多致危困。
不管疾病的寒热程度,把药全部吃完,多会引起危险。
去火药吃出的肾功能衰竭
2000年我在北京晨报负责医药领域的新闻报道,第一个将龙胆泻肝丸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信息公之于众。
记得一天晚上,中日友好医院肾病科的谌贻璞教授给我打电话,很焦急,让我快去他的病房一趟,有个特殊病例要尽快向社会公告。我第二天去了,见到一个只能靠肾透析维持、等待换肾的中年妇女。她面色黧黑,没有光泽且胖胖胀胀的,人很瘦,一点精神也没有,一看就是病入膏肓了。谌教授拉我出来,给我看了病人的肾脏 x 光片,那上面肾脏已缩成了一个小球﹣﹣她为了去火,自己吃了半年的龙胆泻肝丸,吃成肾衰竭了。这种损伤是不可逆转的,只能先靠透析维持,然后等待能移植的肾脏来救命。
我隔天就把这事报道了。大约两年后,美国也发现了类似问题,有几个美国女人用中药做减肥药,常吃,结果也吃出了肾衰竭。
后来调查发现,龙胆泻肝丸和美国人吃的中药,问题都出在一种叫马兜铃酸的成分上,龙胆泻肝丸中的关木通就含有这个成分,它就是罪魁!从此龙胆泻肝丸这个用了几百年的经典老药就入了另册。
其实,这个方子一直安全地使用了几百年,后来把其中安全的错用成了关木通,才败坏了经典老药的一世英名。更重要的是,中医对去火药这类苦寒之品向来有中病即止的规矩,长期服用这种苦寒药肯定是要出问题,把龙胆泻肝丸当饭吃的人显然背离了这个主旨。
用龙胆泻肝丸来减肥,即便没有药物的肾毒性问题,也实在是不得中医真谛。和龙胆泻肝丸一样被当成减肥药的还有当归芦荟丸,此药清肝火的力量更大,因为其中含有大黄、麝香、青黛,有人用它图的是能泻肚滑肠,以此引起腹泻,去脂减肥。实际上,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是胖体质,这样的减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关键是怎么帮助人体增加脂肪的燃烧,把肥肉烧下去。那就要增加人的火力,不是去火,而是要了。
十个胖子九个虚
李东垣《脾胃论》:脾胃具旺,则能食而肥;脾胃具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乃脾实而邪气盛也。
脾胃健壮,人就能吃而且胖;脾胃虚弱,人虽然吃得不但仍旧肥胖;虽然肥胖但四肢无力,是邪气无法排出而壅塞于内导致的。
减肥是现代人长久的话题,随着进化,人在增加发胖的可能。这种状况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我们身体带有的节俭基因,一个远古时代能吃的东西少,人容易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能量攒起来,以应对繁重的体力谋生,所以他们才最终活了下来,成了优胜劣汰的幸存者。这种在当时属于优良的节俭基因,现在仍然携带在我们的染色体中。虽然生存环境已今非昔比,人类可以很方便地获得食物和营养,但基因的节俭能力仍在,于是就带来了现在的问题:吃的东西多了,行动方便了,体力节省了,一如既往地能量节俭,必然导致能量过剩而蓄积体内,转化为脂肪。
翻检古代中医文献就会发现,古人对肥胖的论述并不很多。显然,肥胖并不是那时社会的普遍现象,原因是古人比现代人结实,没有现代人这么虚,而肥胖是因为虚造成的。
现代人比古人虚,一个原因是科技进步,身体没有用武之地,体力、体质是用进废退;另一个原因就是现代人的心比古人的重,受到的诱惑比古人要多,欲望多,心中的杂念对身体就形成了持续的克伐……凡此种种,都是导致人类越来越虚,越来越胖的原因。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陈小野教授在1994年就提出过一个理论,说人发胖其实都是因为肾虚,是肾阳不足。肾阳不足会引起其他脏腑如脾胃之气的不足,火力不够,不能消化营养精微,也不能正常燃烧脂肪。因此,肥胖往往会发生在人生的两头,要么是孩子时期,要么是中年以后。
孩子在七八岁之前都有婴儿肥,脸上胖嘟嘟的,五官被挤得相对中,我们就会说这孩子没长开呢,一开始拔个儿,就瘦了,五官也就有了成人的样子。其实,并不是拔个儿把身体拉长,而是从长个子开始,人体肾阳开始充足,不再虚,火力壮了,有能力燃烧脂肪,婴儿肥也就被消耗掉了。
一般到40多岁,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发胖,因为这个时候肾阳开始衰退,中医讲人过四十,阳气自半。意思就是过了40岁,火力差了,身体里脂肪的燃烧场逐渐缩小,发胖是必然趋势。想不发胖,除非你能使衰老的进程减慢,而减慢衰老肯定不能用去火药,而是要用性质与之完全相反的、能上火的补肾药,增加燃烧脂肪的火力。
一般来说,练气功的人(练正规的医学气功)胖的人少,肌肉都很结实,因为气功的人静就是使人处于最自然,最健康的状态中。而自然健康状态中的人,阳气是充裕的,不会出现阳虚问题,阳不虚,就有足够燃烧脂肪的能力。
研究者发现,无论是原发的肥胖还是继发的肥胖,都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胰岛等的内分泌功能下降,和肾阳虚的人出现的情况非常一致,而这类功能的下降直接导致脂肪的代谢缓慢,使脂肪沉积在体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医科大学的沈自尹教授,是中国第一个用西医理论成功解释中医的人。他很早就发现,肾阳虚是衰老的原因,有的年仅40岁的肾阳虚人,其神经、内分泌功能衰退的指标竟与70岁的老人相仿,一下就抓住了肾虚这个导致衰老的!
这项研究的副产品就是现在可以在药店里买到补肾益寿丸,是一种可以改善衰老状态的中成药。此药能延缓衰老,能起到减肥作用,因为肥胖也是衰老的症状之一。所以,补肾、增强身体的能量代谢,才是中医治疗肥胖的真谛、精髓!
6.补肾药是最好的减肥药
《内经》: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五脏之气衰败,筋骨懈怠无力,都是因为肾气将绝。这时候人的头发就要白了,身体也变得胖重,行动不便,不能再生育了。
为了减肥,很多人节食或者找吃了能不胖的食物。从能量转化角度上讲,几乎没有吃了能不胖的食物,只是长肉的程度不同而已。比如很多人为了减肥只吃豆腐,觉得能长肉的食物主要是脂肪、糖、淀粉,豆腐没事儿,它是蛋白质呀!其实完全不是这样!不管是脂肪还是蛋白质、淀粉,你吃进去后都要转化为热量的,只要不被完全消耗掉,剩余的热量就会积存起来,都以脂肪的形式留在体内,于是发胖。
100克豆腐的热卡和50克瘦肉的热量是相等的,如果你认为豆腐有助减肥而放开吃,那它产生的热量在转化为脂肪也是不含糊的。豆腐相对体积大,你可能会因此少吃;如果多吃,也是照胖不误。
少吃主食和脂肪,多吃豆制品,这种减肥方式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它最终会以肥胖的形式全部。至于那种喝口凉水都长肉的胖人,就更不能为难自己的嘴了,光控制口腹之欲也没用,应该把这种胖病来治。这是虚性的病,要补肾,补火力,才能减肥成功。
说到肥胖,体重不是唯一指标,还要看身体内脂肪的含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或以前是运动员,他们的骨骼、肌肉比例会比较大。单从体重上看肥胖与否,就会滥杀无辜。
所以,判断一个人适不适合用补肾药减肥,除了量体重,还要看看其腰围,如果腰围超标得厉害,出现了梨形身材,又不是贪吃造成的,可以试试补肾益寿丸。腰腹部是脂肪最容易囤积的地方,而人体中段肥胖的危险也最大,腹部脂肪更容易被吸收入血,使血脂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补肾药的热性一般都很大,比如淫羊藿、附子、肉桂,可以补气壮阳,但吃起来会有上火的感觉,会觉得口干舌燥想喝水,那是人体代谢在增强的标志,代谢增强时就会有热量蒸发和水分的散失。
西药,第一天吃的时候也会有燥热的感觉,证明人体的脂肪在燃烧。中药的补肾药肯定比曲美副作用小。
金匮肾气丸或肾气丸也有类似的减肥作用,但一般不当减肥药用,是当壮阳药。服用者会发现,自己的肾虚状态获得改善的同时,人也好像瘦了。其实这不是瘦,是燃烧掉了多余的脂肪,打掉了注水肉水,使身体变得结实紧致了,从老态变得年轻,有返老还童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用补肾药来减肥的道理,很多假药制造者也有所了解,所以他们会在中药中偷偷地加入甲状腺激素,所取得的减肥效果其实是一种人造甲亢的状态。甲状腺激素可以增加身体的代谢,有鼓动肾阳的效果。大家知道,甲亢时人会变得很瘦,因为他们甲状腺素过度分泌,脂肪被其消耗掉了。而肥胖人中的22%,也确实是甲状腺激素功能下降的,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状态类似,肥胖就类似于人常见的身体胖肿,有注水肉的意思,都是因为火力不够、代谢减慢,水蒸发不出去,留在了体内。所以,把甲状腺激素放在药里,确实能很快达到消耗脂肪的减肥效果,服用者会浑身发热,好像能感觉到脂肪的消耗,和病人的症状相似。问题是,虽然减肥了,却有诸多危及生命的后患。卫生部门查封的很多疗效好而卖得不错的减肥药,化验发现,里面含有类似甲状腺激素的成分!原本就有心脏病的人,可能因为不知道假药的成分而在服用后毙命。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肥胖就是因为能量代谢不足,就是因为肾虚。
7.龙胆泻肝丸最适合治缠腰龙
叶天士:杂证胁痛,尽属厥阴肝经,以肝脉布于胁肋,其证有虚实寒热,不可概论。
胁痛的原因往往都和肝经有关,因为肝经分布在胁肋部,但病症要分寒热虚实,不能一概而论。
龙胆泻肝丸在被发现有肾毒性之前,一直是治疗带状疱疹的唯一的、很有效的中成药。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会感染神经,其位置是沿着神经走向分布的。一旦感染到肋间神经,就会像缠在腰上的一条龙,所以带状疱疹又叫缠腰龙。带状疱疹还有长在耳朵、眼睛周围神经上的,那样的更受罪。
有的人年纪轻轻,也没血压高的问题,但一觉醒来就口眼歪斜了,别人一说是中风就把他吓坏了,以为只要是中风就会瘫痪。其实,中风是中医对一组症状的形容,是说身体像被风刺激了似的,特别快就出了毛病,像风一样变化快的意思。
是口眼歪斜的中风,只是面部局部神经被病毒感染了,和脑子里的血管好坏没关系,不是脑出血、脑血栓的征兆。现在推测,这种仅影响到面容的小型中风和带状疱疹感染的是同一种病毒。被这种病毒感染的人首先是一边的脸上觉得发皱发麻,感觉异样,一照镜子才发现表情瘫痪了,刷牙时水会从嘴角流出来,在几个小时内发展很快。仔细回想一下,就会发现,其实之前一两天耳朵后边就有不舒服了,再后来发展到了面部。
人类对所有病毒都没有特效办法,包括现在的艾滋病、乙肝病毒也只能说是控制了﹣﹣就是通过抗病毒药物,让病毒不在血里出现了,查不出来了,但不可能做到全部杀死,而是退守到细胞里。虽然在血液化验里发现不了病毒了,但那些藏起来的病毒还会伺机而动。所以,病毒性感染的疾病只有控制,没有根治的,任何说可以根治的药物都不能相信,肯定是谎话。
现在对乙肝病毒控制最有效的药物,一般要一直吃下去,甚至终身服药,特别是肝炎、肝硬化的病人,吃上就不能轻易停药的,怕停药后病毒从细胞里跑出来,杀个回马枪。
带状疱疹病毒也是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治疗。但还好,它是种自限性的疾病,就是到了半个月左右病毒就能代谢死亡,由它引起的疱疹也会痊愈,面瘫会逐渐恢复。特别是年轻、体质壮的人,火力旺盛,两三个月就能痊愈,而且能终身免疫,通常情况下一辈子不会再得。
现在面神经麻痹的病人越来越多,普遍年龄很轻,如果诊断是面神经麻痹,越早接受针灸治疗恢复得越快。
因为缠腰龙实在难受、坐立不安的,西医一般只给点保护神经的维生素 K ,是注射剂,红色的液体。龙胆泻肝丸是能改善症状的唯一指望。缠腰龙发生的部位正好是中医所说的肝胆经络的走行位置,如果辨证,一般都属于肝胆火毒。龙胆泻肝丸能清泻肝火,吃了之后,疱疹周围火烧火燎的疼痛会减轻一点。至于面部神经因为病毒感染而麻痹,是不是适合吃龙胆泻肝丸,就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辨证了。虽然同属一种病毒,但龙胆泻肝丸毕竟是泻肝火的,所以治疗效果最好的还是沿着肝经走行部位分布的疱疹。
现在市面上的龙胆泻肝丸已经把于肾有损伤的关木通全部换成了安全的木通,你只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真的肝火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