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610章 明朝那些“憨”学书法的日子

第610章 明朝那些“憨”学书法的日子(1 / 2)

第一幕:初入师门

**

时间:清晨

地点:祝允明书房

人物:祝允明、宫束班众人

内容: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书房的案几上。宫束班众人怀揣着对书法的热爱,慕名来到祝允明的书房,他们站在书房外,神色中满是期待与紧张】

学员 A:(低声)今日能得祝先生教诲,真是三生有幸。

学员 b:(点头附和)是啊,祝先生的草书那可是一绝,我早就盼着能亲眼见识了。

【这时,书房门缓缓打开,祝允明手持书卷,面带微笑走了出来】

祝允明:(温和)诸位远道而来,辛苦了。

宫束班众人:(齐声行礼)见过祝先生!

祝允明:(摆摆手)不必多礼,既然你们对书法有如此热忱,那便随我进来吧。

【众人跟随祝允明走进书房,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墙壁上挂满了书法作品,案几上摆放着笔墨纸砚】

祝允明:(拿起一幅《草书赤壁赋》展开)这便是我书写的《草书赤壁赋》,你们且看看。

【众人围拢过来,目光被那奔放流畅的字迹所吸引,不禁发出阵阵惊叹】

学员 c:(惊叹)先生,这字写得实在是太妙了,仿佛有一股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

祝允明:(微笑)草书,讲究的就是一个气势连贯,笔画之间虽多有牵连,但却不失其韵味。它与楷书不同,楷书规整严谨,而草书则更加灵动洒脱,能将书写者的情感尽情抒发。

学员 d:(好奇)先生,那我们该如何才能学好草书呢?

祝允明:(放下书卷,拿起毛笔)学好草书,首先要打好基本功,对笔法、结构、章法都要有所了解。平日里要多临摹古人的佳作,用心去体会其中的精妙之处。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情感的表达,书法如人生,只有心怀丘壑,才能写出有灵魂的字。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不住地点头,心中已然立下学好书法的志向】

第二幕:基础训练

时间:上午

地点:书斋

人物:祝允明、宫束班众人

内容:

【阳光洒满书斋,祝允明站在案几前,手持毛笔,开始教授握笔姿势】

祝允明:(示范正确握笔姿势)握笔时,要指实掌虚,如同握着一个鸡蛋,不可太紧,也不可太松。这样运笔时才能灵活自如。

【学员们纷纷拿起毛笔,学着祝允明的样子握笔,然而状况百出】

学员 A:(手指紧紧攥着毛笔,指节泛白)先生,我这样对吗?

祝允明:(走过去,轻轻掰开学员 A 的手指)太紧了,这样会使运笔僵硬,放轻松些,感受毛笔与手指的贴合。

学员 b:(握笔姿势歪歪扭扭,毛笔都快倒了)先生,我总觉得握不稳。

祝允明:(耐心地调整学员 b 的姿势)你的手腕要放平,手肘微微抬起,找到一个舒适又稳定的状态。

【纠正完握笔姿势,祝允明又开始教基本笔画】

祝允明:(边写边讲解)一横,起笔要藏锋,行笔要平稳,收笔时略顿。大家注意观察笔画的粗细变化和力度控制。

【学员们依样画葫芦,在纸上书写,可写出来的笔画歪扭不堪】

学员 c:(看着自己写的歪歪扭扭的横,皱着眉头)先生,我这横怎么写得这么难看?

祝允明:(微笑着安慰)初次练习,难免如此。这书法啊,最是考验耐心与毅力,基础的笔画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反复练习,方能掌握其中的精髓。只有把基础打牢,往后写复杂的字,乃至创作草书,才会得心应手。大家切不可心急,一笔一划慢慢来。

第三幕:墨法探究

时间:午后

地点:书斋

人物:祝允明、宫束班众人

内容: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斋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影。祝允明坐在案几前,面前摆放着笔墨纸砚,他拿起毛笔,蘸了蘸墨,开始讲解墨法】

祝允明:(神情专注,语调平和)书法之中,墨法亦是关键。墨有浓淡、枯润之分,不同的墨法能展现出不同的韵味与意境。浓墨,能体现出雄浑厚重之感,书写时需注意行笔沉稳,方能将其气势展现出来。就如同颜真卿的楷书,多用浓墨,笔力沉厚,尽显端庄大气。

【说着,祝允明在纸上写下几个字,字体饱满,墨色浓郁,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祝允明:(接着说道)淡墨,则有一种淡雅清逸的韵味,用于草书、行书,能营造出空灵的意境。比如董其昌的书法,就常以淡墨书写,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祝允明又换了一支毛笔,蘸了些淡墨,在纸上挥毫,字迹飘逸,墨色若有若无,仿佛带着淡淡的仙气】

祝允明:(最后拿起一支干枯的毛笔)至于枯墨,可表现出苍劲古朴的笔意,在书写时,能体现出一种老辣的韵味。像怀素的草书,有时就会运用枯墨,使其作品更具张力。

【祝允明用枯笔在纸上快速书写,笔画间露出丝丝飞白,宛如枯枝在风中摇曳,别有一番韵味】

【学员们围在祝允明身边,眼睛紧紧盯着他手中的毛笔,认真地聆听着,脸上满是专注的神情】

学员 A:(忍不住问道)先生,那我们该如何才能掌握好这些墨法呢?

祝允明:(微笑着回答)这墨法的掌握,需多练、多体会。你们且亲自试试,感受一下不同墨法的变化。

【学员们纷纷回到自己的案几前,拿起毛笔,开始尝试练习。然而,墨法的掌握并非易事,学员们状况百出】

学员 b:(用力过猛,墨汁溅到了纸上和衣服上,惊慌失措)哎呀,这墨怎么这么难控制!

学员 c:(写出来的字墨色太淡,几乎看不清,皱着眉头)我这淡墨怎么写得跟没墨似的。

学员 d:(拿着干枯的毛笔,怎么也写不出想要的效果,着急地说)先生,我这枯墨怎么写不像啊?

【一时间,书斋里乱成一团,学员们手忙脚乱,墨汁四溅】

祝允明:(连忙起身,走到学员们中间,安抚道)莫急莫急,初次尝试,自然会有些困难。这墨法的运用,关键在于对毛笔蘸墨量和行笔速度的控制。蘸墨多些,墨色就浓;蘸墨少,再加快行笔速度,便能出现枯墨的效果。淡墨则可先蘸浓墨,再蘸些清水。大家慢慢来,多练几次就好。

【在祝允明的耐心指导下,学员们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书斋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听见毛笔在纸上摩挲的沙沙声 】

第四幕:笔法难题

时间:几天后上午

地点:书斋

人物:祝允明、宫束班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