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书斋里,学员们正专心致志地练习笔法,可练着练着,问题就接踵而至】
学员 A:(用力书写,毛笔在纸上划过,“嘶啦” 一声,纸张被划破)哎呀,这纸怎么这么容易破!
学员 b:(看着自己写得绵软无力的笔画,愁眉苦脸)先生,我这字怎么写得一点力气都没有,软趴趴的。
学员 c:(抱怨道)这笔法怎么这么难掌握啊,我感觉自己怎么写都不对。
【祝允明听到学员们的声音,放下手中的笔,走了过来】
祝允明:(笑着安慰)莫急,笔法的掌握并非一蹴而就,出现这些问题很正常。来,大家先停下,看我示范。
【祝允明拿起毛笔,蘸墨后在纸上演示不同的笔法】
祝允明:(边写边讲解)你们看,这中锋用笔,笔锋在笔画中心运行,能使笔画圆润饱满、富有立体感,如同屋宇的梁柱,坚实有力。就像颜真卿的楷书,多以中锋为主,尽显雄浑大气。
【祝允明又换了一种笔法】
祝允明:此为侧锋,笔锋偏向一侧,可产生丰富的笔画变化,增添灵动之感。不过运用侧锋时需注意分寸,不可过于偏侧,以免笔画轻浮。像王献之的行草书,就巧妙地运用了侧锋,使其作品更加飘逸洒脱。
【接着,祝允明展示了偏锋】
祝允明:偏锋则是笔锋偏向一侧过多,笔画较为单薄,一般在书法创作中较少单独使用,但在特定的字体和风格中,巧妙运用偏锋也能起到独特的艺术效果。
【学员们围在祝允明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示范,不时点头】
祝允明:运笔时,还要注意提按、轻重、缓急的变化。提则笔画轻细,按则笔画粗重;轻缓能表现出柔和的韵味,急重则可展现出磅礴的气势。这些变化相互配合,才能让书法富有节奏感和生命力。
【学员 d 举手提问】
学员 d:先生,那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运笔的变化呢?
祝允明:(微笑着回答)大家平日里可多观察自然万物,从中领悟笔法的奥秘。比如,观那苍松挺拔,其枝干的形态犹如中锋用笔,稳健有力;看那潺潺溪流,水流的蜿蜒曲折恰似笔画的提按变化,灵动自然;望那疾风骤雨,风雨的猛烈之势又如同行笔的轻重缓急,气势磅礴。只要用心观察,生活处处皆书法。现在,大家再去练习,用心感受运笔的变化。
【学员们回到自己的案几前,再次拿起毛笔,依照祝允明所讲,认真练习起来。他们的眼神中多了几分专注与领悟,虽然依旧会出现一些小状况,但比起之前,已有了明显的进步】
第五幕:章法困境
时间:又过几天上午
地点:书斋
人物:祝允明、宫束班众人
内容:
【书斋里,学员们正在练习书法作品的创作,可写出来的作品却杂乱无章,毫无美感】
学员 A:(看着自己的作品,一脸苦恼)先生,我怎么感觉自己写的字东倒西歪,完全没有整体感。
学员 b:(附和道)是啊,我这字大小不一,间距也不均匀,看起来乱糟糟的。
【祝允明走过来,看了看他们的作品,微微皱眉】
祝允明:这是因为你们还没有掌握好章法布局。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仅要有精妙的笔法,合理的结构,更要有和谐的章法。章法就如同建筑的蓝图,它决定了作品的整体布局和美感。
【祝允明走到书案前,展开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
祝允明:(指着作品讲解)你们看,这幅作品,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相互呼应,疏密得当,气韵贯通。就像这首诗中,开篇几个字写得较为沉稳大气,为全篇定下基调;中间部分笔画灵动多变,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意境;结尾处则收笔稳健,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整个作品如同一首优美的乐章,有起有伏,富有节奏感。
【学员们围拢过来,仔细观察着作品,不时发出恍然大悟的声音】
学员 c:(恍然大悟)先生,我好像有点明白了,这章法就像是安排一场舞蹈,每个动作都要恰到好处,相互配合。
祝允明:(微笑点头)正是如此。你们在书写时,要先构思好整体的布局,根据字数、纸张大小来确定字的大小、间距和行距。同时,还要注意笔画的粗细、墨色的浓淡变化,让作品富有层次感。
【学员们回到自己的位置,开始分组讨论,并进行实践练习】
学员 d:(边写边思考)我觉得写的时候要注意每行字的中轴线,尽量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看起来会更整齐。
学员 E:(提出不同意见)可我觉得也不能太死板,适当有些变化会更有韵味,就像祝先生的草书,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
【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得热火朝天】
【这时,学员 F 遇到了问题,举手向祝允明请教】
学员 F:先生,我在落款的时候,总是不知道该写多大的字,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祝允明:(耐心解答)落款的字一般要小于正文,位置通常在正文的左侧或下方。上款可写在正文右侧上方,略低于正文。落款的内容可以是书写的时间、地点、作者姓名等,也可以加上一些对正文的感悟或注释。要注意落款与正文的协调性,不可喧宾夺主。
【在祝允明的指导下,学员们逐渐掌握了一些章法布局的技巧,作品也越来越有模样。他们沉浸在书法的世界里,不断探索着、进步着 】
第六幕:学有所成
时间:数月后上午
地点:庭院
人物:祝允明、宫束班众人
内容:
【数月后的一个上午,阳光柔和地洒在庭院中,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宫束班众人在庭院中举办书法展示活动,他们早早地就将自己的作品挂在庭院的墙壁上,或摆放在特制的展架上】
学员 A:(紧张地整理着自己的作品,小声嘀咕)希望这次能让先生满意。
学员 b:(深吸一口气,给自己打气)不管写得怎样,都是这段时间努力的成果,尽力就好。
【不一会儿,祝允明来到庭院,他微笑着看着众人和满院的书法作品】
祝允明:(温和)看来大家都准备得很充分,那便开始吧,我很期待你们的展示。
【学员们依次上前,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和想要表达的意境】
学员 c:(指着自己书写的草书作品,有些激动)先生,我这幅作品临摹了您的《草书赤壁赋》,在练习过程中,我努力去体会那种奔放的气势和连绵的笔意,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我感觉自己对草书的理解更深刻了。
【祝允明走上前,仔细端详着作品,不时点头】
祝允明:不错,能看出你下了不少功夫,笔画间的连贯性有了,只是在某些转折处还稍显生硬,日后多加练习,定能有所突破。
【接着,学员 d 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他写的是楷书,字体工整,结构严谨】
学员 d:先生,我觉得楷书是书法的基础,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练习楷书的笔法和结构,这幅作品我写得格外用心,希望能有所进步。
祝允明:(赞许地看着作品)你的楷书确实进步很大,用笔沉稳,结构也把握得很好。不过,楷书虽讲究规整,但也不能过于刻板,要在严谨中体现出灵动的韵味,你可以再琢磨琢磨。
【其他学员也纷纷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有行书、隶书等,风格各异,虽然作品中还存在一些瑕疵,但都能看出大家的努力和进步】
祝允明:(环顾四周,欣慰地说)看到大家的作品,我很是欣慰。在这段时间里,你们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书法之路,漫长且艰辛,虽然你们现在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坚持不懈,不断学习,未来定能在书法上有所成就。
【宫束班众人纷纷向祝允明行礼】
宫束班众人:(齐声)感谢先生教诲,若无先生悉心指导,我们也不会有今日的进步,日后定当继续努力,不负先生期望。
【祝允明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期许。庭院中,众人围绕着书法热烈地讨论着,氛围融洽而温馨,他们将带着对书法的热爱和祝允明的期望,继续在书法的道路上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