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468章 上元宴赏收藩柄,中枢集权定燕疆

第468章 上元宴赏收藩柄,中枢集权定燕疆(2 / 2)

三、酒酣言政:恩威并施收兵权

柴熙诲放下酒杯,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他目光扫过席间,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自世宗皇帝起征战多年,为国家社稷立下汗马功劳,朕记在心里,也不会亏待诸位。”

他抬手示意内侍呈上封赏名册,“李重进,赏淮南良田五千亩,金陵宅邸一座,加授‘太傅’虚职,不必再掌淮南兵权;林仁肇,赏武昌湖田三千亩,江都商铺十间,加授‘太保’虚职,长江水师归水师提督府管辖;杨业,赏燕云牧场三处,战马千匹,加授‘辅国大将军’,燕云军归中枢北军都督府节制……”

名册上的每一条封赏,都对应着 “收回兵权” 的安排。李重进握着酒杯的手微微颤抖,杯中的酒洒出几滴,落在紫袍上洇出深色痕迹 —— 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干脆。

“陛下!” 河西节度使曹延禄忍不住起身,“河西与党项接壤,常年战事不断,若收回兵权,恐难抵御党项侵扰!” 他麾下的河西兵是抵御党项的主力,一旦交权,河西防务便成了未知数。

柴熙诲看着他,语气带着安抚:“曹将军放心,中枢已命丙字军五千人开赴河西,接管防务,军器监也会拨最新式的轰天雷、突火弩支援。你只需安享晚年,若河西有战事,朕还会请你入宫商议,绝不会让你这员老将的才智埋没。”

杨业也起身道:“燕云军随末将多年,将士们恐难适应中枢管辖……” 话未说完,柴熙诲便接过话头:“杨将军的顾虑,朕明白。燕云军的将领,凡有战功者,皆可调入燕京军学深造,优秀者可任北军都督府参军 —— 朕不会亏待燕云军的将士,只会给他们更好的前程。”

李重进看着眼前的局面,知道反抗无用 —— 神机军的威慑摆在那里,柴熙诲的安排也还算周全,至少保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他率先起身,躬身道:“臣李重进,谢陛下恩赏,愿交出淮南兵权,归乡养老。”

有了李重进带头,其他节度使也纷纷起身:“臣等谢陛下恩赏,愿交兵权!” 林仁肇、张永德、潘美…… 连最开始担忧的曹延禄,也躬身应下。十余位小节度使更是不敢迟疑,纷纷表示愿意交权 —— 他们本就实力薄弱,能得帝王恩赏,已是意外之喜。

柴熙诲看着众人臣服的模样,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抬手示意众人落座:“诸位能识大体,朕很欣慰。从今往后,诸位便是燕朝的辅国之臣,若有子孙愿入仕,可优先入政学、军学,朕必量才任用。”

四、宴罢灯残:中枢集权定新局

宫宴散时,已是夜半。节度使们走出紫宸殿,看着依旧璀璨的上元花灯,心情却各不相同。李重进握着手中的 “太傅” 印信,想起当年随柴荣征战的岁月,心中满是感慨 —— 藩镇割据的时代,终究要结束了。

杨业望着殿外陈列的燕云军战甲,对身后的亲兵道:“明日便将燕云军的兵符、花名册交给北军都督府,告诉将士们,跟着中枢,比跟着我更有前途。” 亲兵躬身应道:“是,将军。”

柴熙诲站在御座前,看着舆图上被朱红圈出的 “中枢直辖地”,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内侍轻声道:“陛下,所有节度使都已答应交权,三日内便会将兵符送至中枢。” 柴熙诲点头:“传令下去,北军都督府、南军都督府、水师提督府即刻接管各藩镇兵权,军器监停止向藩镇供应火器,所有军器制造权收归中枢。”

他走到展架前,抚摸着新造的连发火弩,声音低沉:“五代以来,藩镇作乱是天下大患。如今收了兵权,燕朝才能真正统一,才能谈‘远迈汉唐’。” 窗外的花灯依旧明亮,映照着这位年轻帝王的身影,也映照着一个即将告别藩镇割据、走向中枢集权的新时代。

次日清晨,燕京城的百姓发现,宫门前的 “藩镇归心” 灯被换成了 “中枢一统” 灯,灯上绘着神机军与各藩镇军队合编操练的场景。街头巷尾的茶馆里,说书先生开始讲 “上元宫宴收兵权” 的故事,将柴熙诲赞为 “终结五代乱局的圣主”。

而在政事堂内,窦仪、吕余庆等重臣正与政学署的学员们商议 “藩镇之地改设州县” 的事宜 —— 收兵权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便是将藩镇之地彻底纳入中枢管辖,让燕朝的政令,真正通行天下。

开武元年的上元节,不仅是一个灯节,更是燕朝走向统一、中枢集权的开端。柴熙诲用一场宫宴,兵不血刃地收回了藩镇兵权,既展现了帝王的雷霆手段,也体现了对功臣的安抚,为他 “远迈汉唐” 的志向,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