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匆匆进来,脸上带着喜色:赵相,曹彬那边传来消息了!
赵普抬起头:什么消息?
曹彬袭粮道成功,得粮五千石!李昉递过来一份文书,这是曹帅亲笔写的捷报。
赵普接过文书,快速看了一遍。
上面写着:袭粮道成功,击溃李重进守军,得粮五千石,我军士气大振,当可坚守月余。
赵普看完,眉头舒展了一些:五千石……比之前报的多多了。
是啊。李昉也很高兴,看来曹帅夜袭确实成功了。有了粮,河北就稳住了。
赵普点点头,把文书放在桌上。心里却隐隐有些疑虑——之前探子回报说,曹彬袭粮道只抢了不到一千石,损兵三千。怎么曹彬的正式捷报里,变成了五千石?
但他没说出来。如今正是人心涣散之时,有个好消息,也能稳住人心。
传出去吧。赵普说,让大家都知道,曹彬得手了,河北有救了。
李昉刚要出去,门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传令兵跌跌撞撞地冲进来,跪在地上:赵相,不好了!沧州急报!
赵普心里一沉:什么急报?
周军……周军出现在沧州!传令兵气喘吁吁,曹帅大营遭到袭击!
赵普手一抖,文书掉在地上:你说什么?
沧州急报说,周军突然出现,袭击曹帅大营。大营空虚,守军不足万人,恐怕……恐怕撑不住。
赵普脸色煞白,身子晃了晃,差点摔倒。
李昉赶紧扶住他:赵相!
赵普推开李昉,冲到门口,对着外面大喊:备马!立刻备马!我要去见陛下!
是,是!
仆从们慌忙去备马。
赵普站在门口,看着天空。刚才还晴朗的天,此刻忽然阴云密布,像是要下雨。
完了……他喃喃自语,全完了……
四
十月二十七日,沧州城外山谷。
三万甲字军已经埋伏了一天一夜。
士兵们趴在山坡上,身上盖着枯草和树枝,一动不动。魏铁山的火器营在谷口两侧,突火弩架好,箭矢上膛。连发火弩也准备就绪,五支箭连成一排。
柴熙诲趴在山坡最高处,举着千里镜望着谷道尽头。
李继隆爬到他身边,低声问:殿下,曹彬怎么还不来?
快了。柴熙诲放下千里镜,探子回报,曹彬昨夜袭粮道成功,天亮前往回撤。算时间,应该快到了。
话音刚落,远处扬起一片尘土。
柴熙诲重新举起千里镜,眯着眼睛看。
尘土中,出现了一支队伍。旗帜破烂,甲胄凌乱,士兵们扛着粮袋,步伐虚浮。
是曹彬的部队。
来了。柴熙诲压低声音,传令下去,不许出声,不许乱动。等他们全部进谷,听我号令。
李继隆爬下山坡,把命令传下去。
山谷两侧,三万士兵屏住呼吸,紧握兵器。
曹彬的队伍慢慢进入谷道。走在最前面的是何继筠,身上缠着绷带,脸色蜡黄。后面跟着大队人马,每个人都扛着粮袋或者战利品,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表情。
柴熙诲看着那些疲惫的身影,心里忽然有些不忍。
这些人,也是军人,也是为国而战。只是站错了阵营。
但战争就是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他深吸一口气,举起右手。
山谷里,只有风声和脚步声。
曹彬的队伍越来越深入,前锋已经走到谷道中段。
柴熙诲的手,猛地劈下。
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