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闹钟还没响,娜娜就自己启动了。她站在充电座上,蓝灯闪了一下,开始播报:“今日气温十八度,空气质量良好,适合户外活动。”
卡尔从房间里走出来,头发乱着,手里还抓着昨晚写的记录本。“我来整理购物清单。”他说。
陈浩刚睡醒,躺在床上翻了个身,被子滑到一半又拉回来。“你别再列表格了,看得我头疼。”
“这次我会考虑实际使用场景。”卡尔坐到餐桌前,打开平板,“比如婴儿车的转弯半径和楼道宽度匹配问题。”
苏珊靠在沙发上,手放在肚子上。“你们昨天不是说车卡在楼梯口了吗?”
“那是个意外。”陈浩爬起来,趿拉着拖鞋往厨房走,“谁想到那车宽得像辆小货车。”
娜娜调出建筑图纸,投影在墙上。“根据测量数据,走廊最窄处为八十二厘米,原车型宽度为八十五厘米,确实无法通过。”
“所以今天必须换个新的。”卡尔认真记下,“建议类型:折叠式,单手操作,轮子带避震。”
“你还想让娃坐着减震器上班?”陈浩倒了杯水,咕咚喝了一大口。
“舒适度影响情绪发育。”卡尔抬头,“数据库显示,颠簸环境下婴儿哭闹频率提升百分之三十四。”
“行吧。”陈浩擦了擦嘴,“反正我去推,累的是我。”
四人吃完早饭就出门了。商场在小区对面,走路十分钟。太阳已经升起来,路上有人遛狗,有孩子骑滑板车。
婴儿车区在一楼靠窗的位置。导购员见他们过来,立刻迎上来介绍新款。
陈浩试推了几款,都不满意。有的太重,有的折叠麻烦,还有一款踩一脚就会自动收起来,吓得他差点跳开。
“这玩意儿比变形金刚还复杂。”他嘟囔。
苏珊坐在休息椅上,看着他们折腾。卡尔拿着参数表一项项核对,娜娜在一旁同步比对全球同类产品评分。
最后选中一款灰色的轻便车,能一键折叠,轮子小但灵活。陈浩当场推着绕了几个弯,顺利穿过狭窄通道。
“这辆行。”他说,“像个正常人用的东西。”
买完车,顺路去退换衣服。快递昨晚上送到的包裹堆在客厅一角,苏珊拆开一看,脸色变了。
“怎么全是亮黄色和粉红色?”
卡尔探头看:“我按推荐买的。高对比色刺激视觉发育。”
“我家娃还没出生就要当荧光棒?”陈浩拿起一件连体衣,“穿出去怕被当成走失儿童。”
“我觉得挺显眼。”卡尔小声辩解,“走丢了也好找。”
娜娜补充:“新生儿视网膜对红绿蓝三色敏感度较低,黄粉属于高频波段,有助于早期聚焦训练。”
“道理我都懂。”陈浩把衣服塞回箱子,“可咱能不能低调点?以后拍照发朋友圈,别人以为我们审美崩了。”
苏珊挑出几件棉质素色款,准备留下。“这些米白的可以,其他的退了吧。”
“要不我重新下单?”卡尔打开购物软件,“这次加入颜色筛选条件:低饱和度,莫兰迪系。”
“你连莫兰迪是谁都不知道吧?”陈浩笑。
“我知道他是画家。”卡尔不服气,“十九世纪意大利的。”
“行,还挺有文化。”陈浩拍他肩膀,“赶紧改订单,别等退货费涨价。”
中午回家,新车拆包测试。陈浩特意从门口推到卧室再绕回来,拐角处轻轻一转,顺利通过。
“特工行动成功。”他双手举高,“代号:婴儿车突袭。”
苏珊笑着摇头。“你就不能正经点?”
“正经人干不了这活。”他蹲下检查轮子,“不过这车是真的轻,一只手就能拎上楼。”
卡尔开始整理新到的衣服。他拿标签机一个个打码,写上“A级防护”“B级备用”“C级应急”。
“你这是准备打仗?”陈浩凑过去看,“还分等级?”
“万一发生突发情况呢?”卡尔严肃地说,“比如突然降温,或者需要快速转移。”
“我们住三楼,哪来的紧急撤离?”
“凡事预则立。”卡尔把衣服叠好放进柜子,“我已经建了库存管理系统,扫码就能查数量。”
娜娜站在旁边,蓝灯一闪一闪。“已同步更新家庭物资数据库,当前育儿准备完成度为百分之九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