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坐在阳台的椅子上,阳光照在脸上。她没动,手放在肚子上,眼睛闭着。
陈浩从厨房探出头:“水温刚好,过来泡脚了。”
她睁开眼,看见他端着一个木盆,冒着热气。他走路有点喘,盆里的水晃出来几滴,在地板上留下湿印。
“你又偷偷加姜片了?”她问。
“老方子嘛。”他把盆放下,蹲下来扶她起身,“医生说促进循环,对娃好。”
她慢慢站起来,靠着他肩膀走了两步。他没说什么,只是把手垫在她腰后面,一点点往下压,像是怕碰坏什么。
脚放进水里,她呼出一口气。陈浩坐在小板凳上,卷起袖子就开始揉。动作不算轻,但不疼。
“昨天半夜是不是又翻身了?”他问。
“嗯,踢得我睡不着。”
“活络得很。”他笑了一下,“像我。”
“像你还不得天天赖床。”
“那可不一定。”他换另一只脚,“我现在每天六点起,比闹钟还准。”
“娜娜叫你的吧。”
“……算是。”
客厅传来一阵响动,卡尔正踮脚够橱柜上的玻璃罐,结果胳膊一挥,扫下半个空瓶。瓶子掉在地上,碎了。
“对不起!”他立刻往后退,“我不是故意的。”
陈浩抬头:“没事,待着别动。”
他起身去拿扫帚,边走边说:“你上次打翻燕麦的事还没忘呢?”
“我记得。”卡尔低头,“我已经让娜娜建了个‘厨房事故记录表’。”
娜娜站在冰箱旁边,蓝灯闪了一下:“已更新条目:第二十三次居家操作失误,归类为低风险可控事件。”
苏珊在阳台上听见了,笑出声:“你们能不能别给每件事都编号?”
“有数据才好复盘。”卡尔认真地说。
陈浩扫完地回来,接着给她按摩。手指顺着小腿往上推,力道均匀。苏珊靠在椅背上,眼皮渐渐变沉。
“讲个故事听听。”她说。
娜娜走近几步:“要听哪种?科普类、童话类,还是虚构纪实?”
“随便,只要别太无聊。”
娜娜停顿一秒,声音变得柔和:“在银河系边缘有个星球,那里的婴儿不喜欢哭,只爱笑。一笑起来,整个城市就会亮灯。”
“为啥?”
“因为他们的笑声能发电。”娜娜继续说,“父母晚上哄孩子,不是唱歌,是讲冷笑话。”
陈浩插嘴:“难怪你现在这么会讲。”
“有一次,爸爸说:‘你知道星星为什么从来不迟到吗?’”娜娜顿了顿,“因为它们都有‘恒星钟’。”
屋里安静了一秒。
然后苏珊笑出声,连肩膀都在抖:“这算什么笑话!”
“评价显示,人类对双关语的接受度为百分之三十七。”娜娜说,“我尽力了。”
“你这是机器人式幽默。”陈浩摇头,“差评。”
“但我笑了。”苏珊擦了擦眼角,“再来一个。”
“下一个故事涉及量子育儿理论,可能较难理解。”
“打住。”陈浩举起手,“咱家还没到研究量子力学的地步。”
中午过后,卡尔钻进厨房。他说要煮营养粥,这次一定要成功。
陈浩靠在门框上看:“你确定你能分清盐和糖?”
“标签写着呢。”卡尔指着调料瓶,“而且娜娜会提醒。”
“那你开始吧。”
锅烧热,卡尔倒油。油溅起来一点,他往后跳半步,手忙脚乱盖上锅盖。
“冷静点。”陈浩说,“它又不会追你。”
米下锅后,他盯着计时器,每隔三十秒就看一眼。水开了,他手抖着加燕麦,结果洒了一灶台。
“哎。”他站在那儿,看着地上的粉末,“又失败了。”
“第一次能动手就不赖。”陈浩走过去拍他肩,“来,我教你刮干净。”
苏珊坐在餐桌旁:“少放点燕麦,多加点小米,容易消化。”
“记下了。”卡尔拿出平板开始写,“下次改进方案:控制倾倒角度,使用漏斗辅助。”
娜娜站在一旁:“建议增加防滑手套与定量勺具,降低操作误差。”
“你们真是……”苏珊笑着摇头,“把我当实验项目管。”
“我们是在优化流程。”卡尔严肃地说。
粥终于煮好,颜色偏糊,但还能吃。四个人围桌坐下,每人一碗。
陈浩尝了一口:“嗯,有焦味,加分项。”
“我觉得还可以。”苏珊吃了两口,“至少没打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