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文化分享会的筹备(1 / 2)

苏珊折返回来的时候,陈浩正把终端界面切到数据统计页。屏幕上一排数字安静躺着,违规申报数比上周少了六成,扫码学习人数还在涨。

“忘了说。”她靠在门框上,“老周让我转告你一句话。”

“什么?”

“他说,规矩立起来了,接下来得让它自己走。”

陈浩点点头,没说话。他盯着那条上升曲线看了两秒,忽然开口:“咱们办个会吧。”

“啥会?”

“文化分享会。”他手指敲了敲桌面,“不是宣讲,也不是听证,就是让人坐下来,讲点自己的事。”

苏珊愣了一下。“你还真打算搞这个?”

“不然呢?”陈浩把椅子往后一推,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规则管得住手,管不住嘴。现在大家不敢乱动了,但心里话憋着也不行。”

他走到墙边,撕下一张旧公告。纸角翘起来时带掉了一小块墙皮,落在地上也没人捡。

“就在这儿办。”他说,“拆几排椅子,腾出空地。明天下午三点开始,不强制参加,来了就得说话。”

苏珊看着他:“你认真的?这种活动容易冷场,没人愿意当第一个开口的。”

“我知道。”陈浩从抽屉里翻出一沓空白卡片,“所以不能只让他们坐着听。要分组,要轮换,要说具体的事。”

他掏出笔,在卡片上写了个标题:**我干过最离谱的一次违规**。

“开头就用这个。”他把卡片递给苏珊,“谁敢先讲,送一包速溶咖啡。”

“你倒是舍得。”

“库存还有十七包,不用白不用。”

两人正说着,娜娜从走廊尽头滑进来。她的底盘压过地缝时发出轻微震动声,光学模块一闪,报出当前时间与环境温湿度。

“检测到非计划性聚集行为。”她说,“是否启动记录模式?”

“启动。”陈浩说,“这次不是执法记录,是活动备案。名字叫‘闲话基地’,主题是——人在边缘,嘴不老实。”

娜娜顿了半秒。“该命名方案存在歧义风险,建议修改为‘社区经验交流会’。”

“那谁来啊。”陈浩摆手,“就叫‘闲话基地’,越不像正经事越有人好奇。”

苏珊笑了下:“那你得让话题更扎心一点。比如‘我为什么恨规则’,或者‘那次差点害死别人的违规’。”

“可以加进备选。”陈浩掏出另一张卡片写下新标题,“不过第一轮还是轻松点,别一上来就把人吓跑。”

这时卡尔从维修站方向走来,手里拎着一根松动的电线接头。

“听说你要办分享会?”他站在门口问,“时间怎么安排?我这边设备维护排到了后天中午。”

“明天下午三点,预计两小时结束。”陈浩说,“流程简单,前四十分钟个人讲述,后面分四组圆桌讨论,每组配一个记录员。”

“谁记录?”

“志愿者。”陈浩指了指苏珊带来的海报草图,“贴出去招募,每人服务一场换一顿优先餐。”

卡尔皱眉:“时间太紧。音响系统要调试,备用电源也得检查。而且——”他抬头看了眼天花板上的主灯,“这地方太像办公室,没人放松得下来。”

“所以我们得改。”陈浩说,“布幔、灯、座位全调整。不能让他们感觉是在接受审查。”

十分钟后,四人围在调度台前开会。娜娜调出资料库里的小型社群活动结构模型,屏幕上列出三种常见形式:单向演讲、问答互动、小组轮换。

“分析结果显示,小组轮换模式参与率最高。”她说,“平均发言时长提升百分之五十三,沉默者比例下降至百分之十八。”

“就它了。”陈浩拍板,“前半段我先带头讲个故事热场,然后分组,每组六到八人,三十分钟后换桌。”

“谁主持?”

“自愿报名。”陈浩说,“没人的组,我顶上。”

任务分配很快定下:苏珊负责场地布置和视觉设计,卡尔统筹时间流程和技术支持,娜娜准备音频备份和实时记录,陈浩主抓主题设定和开场引导。

“还有件事。”陈浩补充,“不许念稿,不准打官腔。谁要是站起来说‘根据第几条第几款’,直接请下台。”

苏珊记下要点,转身去找志愿者。卡尔则联系维修组借运输车清理中心区域。调度台周围原本堆着几个备用设备箱,占了三分之一空间。

不到半小时,箱子被搬走。地面露出原本的接缝线,像是久未翻动的地砖终于见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