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府后拆开一看,里面并非私密话语,而是一份誊抄工整的关于近期江南新贡的一批特色丝线的名录和简要特性说明,甚至还包括了一些宫内对这些新料子的初步使用反馈。
这份资料,对于研习所乃至任何织造从业者来说,都堪称珍贵。
李小姐此举,用意深远。
这既是示好,展示其家族的能量与信息渠道,也是一种隐晦的邀请,希望将宓瑶纳入其关系网络,至少是建立起一种互利的信息交换关系。
宓瑶将信函内容仔细记下,然后将原稿焚毁。
她不会轻易被绑定,但这份“礼物”确实有用。
她需要谨慎地维持与李小姐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汲取资源,却又保持独立。
夜晚,宓瑶回顾近日——
官方的认可、民间的收益、以及来自高门若有若无的橄榄枝。
三条线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她并未被眼前的顺利冲昏头脑,反而更加警惕。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她如今看似站稳了脚跟,但也无疑成了更多人的焦点。
研习所内未必没有眼红者,市井中“锦绣庄”之类的对手也不会轻易罢休,而李小姐背后的势力,更是福祸难料。
她推开窗,望着京城的夜空,繁星点点,却也被一层薄薄的云霭遮掩。
前路依旧不明,但她手中能掌握的筹码,确实比初来时多了不少。
恰在此时,赵嬷嬷进来,面带一丝忧色,低声道:“姑娘,老奴今日在外采买,似乎瞧见有生面孔在咱们胡同口转悠,不像是寻常路人……”
宓瑶的心微微一沉。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
她平静地对赵嬷嬷说:“知道了,嬷嬷近日和阿元出入都仔细些。无妨,我们静观其变。”
她关上窗,将隐隐的不安隔绝在外。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要有应对一切明枪暗箭的准备。
她走到书案前,铺开纸,开始规划下一步——或许,是时候利用逐渐积累的资源,为自己打造一个更稳固的不仅仅是依附于某一方势力的立足点了。
比如,暗中物色一两个可靠又急需机会的落魄绣娘或小学徒,开始尝试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哪怕是最微小的生产环节。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她这叶小舟,要在惊涛骇浪来临前,尽快将自己武装得更坚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