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振邦以商业网络编织的隐形边疆并非固若金汤,总有不自量力或受人蛊惑者,试图挑战这套尚未经过烈火检验的规则。
这一次,试探来自于西非几内亚湾沿岸的一个小国——科托努共和国。
科托努国内矿产资源一般,但其领海内近年来发现了颇具规模的油气田。
且其地理位置靠近几条重要的海上航运通道。此前,南亚国家石油公司(南国油)通过与科托努前政府签订的合作协议,获得了其中两个区块的勘探权,并已经投入巨资建立了海上钻井平台和沿岸的液化天然气处理厂。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军事政变推翻了原政府。新上台的军政府首脑卡努上校,在某个域外大国(情报指向与阿美中情局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私人军事公司)的怂恿和“慷慨援助”承诺下,急于立威并攫取更多财富以巩固统治。
他将目光投向了看似“肥美”且背景相对单一的南国油资产。
借口是现成的——“审查前政府签订的‘不平等合同’,维护国家资源主权”。
卡努军政府单方面宣布废止与南国油的协议,要求南国油立即撤出,并冻结了其在科托努的所有账户。
甚至派兵包围了南国油在首都的办事处和在港口的储运基地,气焰极为嚣张。
幕后怂恿者打的算盘很精妙:科托努远离南亚和西澳的核心势力范围,南盟是否愿意为了几个油田大动干戈?
如果南盟退缩,其遍布全球的“隐形边疆”战略将威信扫地,其他观望者必将群起效仿;
如果南盟反应过度,则容易被贴上“新殖民主义”、“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标签,在国际舆论上陷入被动。
消息传回帕姆泉堡时,武振邦正在审阅“蜂巢网络”向南美扩展的方案。
他放下文件,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反而露出一丝“终于来了”的冷笑。
“跳梁小丑。”
他轻哼一声,随即接通了与南亚地利总统亚旭、国防部长以及“迷雾”的紧急通讯线路。
“情况明确了?”武振邦问道。
“明确了,老板。”
“迷雾”的电子音响起,“卡努军政府背后有‘黑水国际’的影子,资金和装备来源与阿美某些保守派议员有关。这是典型的代理人试探。”
亚旭总统的声音则带着一丝凝重:“武先生,科托努距离我们确实遥远,直接出兵是否……”
“亚旭总统,”
武振邦打断了他,语气斩钉截铁,
“这不是科托努一个油田的问题,这是我们整个南盟信誉和战略的基石问题。
今天我们在科托努退一步,明天就可能有十个、一百个‘科托努’冒出来!
我们必须回应,而且必须以最快、最狠的方式回应,打到所有人胆寒,打到幕后黑手不敢再轻易试探!”
他迅速下达指令,展现出其雷厉风行的一面:
1. 外交恫吓: 南亚地利外交部立即发表最强烈谴责,要求卡努军政府立即解除对南国油资产的非法控制,释放被围困人员,并赔偿一切损失。
同时,向南盟所有成员国通报情况,寻求一致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