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武振邦对那片油气资源本身兴趣不大,但这个平台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政治信号和潜在的军事支点。
这些都是武振邦给领土争议地区设置的一个个安全的“界碑”,哪里争议多就去哪里布置产业。
帕姆泉堡的全球战略沙盘上,代表南亚产业和投资的蓝色光点,如同精确计算的棋子,密密麻麻地落在了全球各个地缘政治的火药桶上。
克什米尔的河谷、非洲之角的荒漠、乃至遥远的北极圈边缘,都闪现着这些蓝色的印记。
秦若雪看着沙盘,不禁感叹:“振邦,你这哪里是在做生意,简直是在给全球所有潜在的冲突区提前埋设引信和界碑。”
武振邦负手而立,目光锐利地扫过沙盘:
“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我们必须为任何可能性做好准备。
这些投资,在经济上它们是盈利的,或者至少是平衡的。
在战略上,它们是我们影响力的延伸,是我们武力的合法前出阵地。
任何国家想要动这些‘资产’,都要先掂量一下,是否承受得起与整个‘南盟’体系以及我本人为敌的后果。”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冷冽:
“保护合法商业利益,是国际通行的准则。我们不过是把这个准则,用到了极致而已。
当我们的工厂、电站、港口遍布这些争议之地时,我们就在事实上拥有了介入的理由和能力。
这可不是侵略,这是基于资本的防御性扩张。”
这套以商业开道、以武力为终极保障的“划地为疆”策略,使得武振邦在不显山不露水之间,构建起一个遍布全球的、以经济利益捆绑的隐形帝国。
这个帝国没有明确的疆界,但其影响力和干预能力,却随着每一个电站的落成、每一个港口的运营、每一个矿场的开采,而不断渗透和增强。
它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许多未来的潜在冲突点,悄然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静待风云变幻之时,便能以雷霆之势,守护其利益,甚至……重新划定规则。
秦若雪看着武振邦意气风发却自带腹黑微笑的脸庞不禁噗嗤笑出声来。
“我就喜欢看你这无耻之尤却理直气壮的样子”
“怎么啦?我又没去欺负任何人,只是在那里做买卖而已,谁想动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武振邦翻着白眼,振振有词的掩饰着自己心思被人戳穿的尴尬。
“费那么大力气干嘛?以我们目前南亚和西澳的军事实力,完全可以碾压任何一个国家的存在!”
秦若雪在一旁揶揄道。
“那能一样吗,我们华夏古老的哲学讲究出师有名,打他也得逼他先动手!要不为什么我们华夏的军人就很少有得ptSd的?还不是因为我们有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