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宇回到本部,立即召集部将议事。
帐中,典韦、史阿、辛曾、孔常、马野、秦石、吴涛、杨先等将领分列两侧。这些将领多是简宇一手提拔,忠诚勇猛。
“诸位,车骑将军命我部从安定出发,肃清郡内叛军,并威胁叛军北翼。”简宇指着地图,“安定郡地形复杂,羌胡杂居,此任务艰巨,但关系全局。”
典韦拍胸道:“校尉放心,有俺在,定叫那些叛军有来无回!”
史阿较为沉稳,沉吟道:“安定郡北部有匈奴残部,南部有羌人部落,皆与叛军勾结。我军需谨慎行事,避免陷入重围。”
简宇点头:“史将军所言极是。我意兵分两路,一路由我亲率,扫清南部;一路由史将军率领,威慑北部。诸将要互相策应,不可冒进。”
众将领命,各自准备。
次日,三路大军同时出发。周慎直奔榆中,董卓向湟中进发,简宇则北上安定。
安定郡地处凉州北部,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河谷纵横。这里羌胡杂居,民风彪悍,多年来一直是叛乱的重灾区。
简率军进入安定后,步步为营,谨慎推进。他严令部队不得扰民,对羌人部落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
起初进展顺利,几个小股叛军很快被肃清,一些羌人部落也表示归顺。但很快,叛军主力开始向安定集结。
这天,简宇率部行进到一片山谷地带,突然四面响起号角声,无数叛军从山脊后涌出。
“中伏了!”前锋辛曾急忙回报,“叛军数量众多,至少有我军两倍之众!”
简宇临危不乱,立即下令部队结阵防御。叛军如潮水般涌来,箭矢如雨而下。
典韦双戟舞动,格挡箭矢,大吼道:“校尉,让俺带一队人马冲杀一阵!”
简宇摇头:“不可!敌军占尽地利,冒然出击正中其下怀。传令各部,坚守阵线,弓箭手还击!”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叛军攻势一波猛过一波。汉军虽拼死抵抗,但伤亡渐增。
史阿率部守左翼,发现一队叛军正悄悄绕向后方,急忙报告:“校尉,叛军欲断我后路!”
简宇当机立断:“典韦听令!率五百精锐,击溃那支迂回敌军!”
典韦大喜:“得令!”立即点选精兵,如猛虎出柙般冲向那支叛军。
叛军没料到汉军在被围困的情况下还敢主动出击,一时措手不及。典韦双戟翻飞,所向披靡,很快将那支叛军击溃。
然而主力战线上,汉军依然处于劣势。叛军中有一员猛将,名叫乌延裂山,是羌人中有名的勇士,连败汉军数将。
简宇见状,拍马直取乌延裂山。二将战在一起,刀枪相交,火星四溅。乌延裂山力大无穷,简宇枪法精妙,斗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就在这时,一支冷箭射向简宇。千钧一发之际,史阿飞马赶到,用刀格开来箭,大喝道:“羌贼卑鄙,竟放冷箭!”
简宇趁机一枪刺中乌延裂山手臂,乌延裂山吃痛败走。简宇大喝一声,挥枪拍马,一枪刺穿乌延裂山后心!
叛军见大将身亡,士气稍溃。简宇立即抓住时机,大喝道:“全军突击!”
汉军奋勇向前,终于突破重围。简宇并不恋战,立即率部撤退到一处易守难攻的高地。
清点人数,此战损失两千余人,伤者更多。简宇面色凝重,知道遇到了劲敌。
当晚,简宇召集众将议事。众人面色沉重,初战不利让士气受挫。
典韦首先开口:“大哥,今日俺们吃亏在地形不熟。明日让俺带路,定要报仇雪恨!”
史阿摇头:“敌军势大,不宜硬拼。当寻其弱点,一击破之。”
简宇沉吟良久,忽然问:“今日叛军中,可见边章、韩遂旗号?”
众将面面相觑,皆摇头。
简宇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我观今日之敌,虽数量众多,却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指挥。恐怕不是叛军主力,而是多个部落的联军。”
史阿恍然大悟:“将军的意思是……”
“联军之弊,在于各怀鬼胎。”简宇微笑道,“若能斩其首脑,其军自乱。”
他当即下令:“典韦、史阿,各选百名精兵,趁夜袭营,专杀各族首领。其余各部,准备明日反攻。”
是夜,月黑风高。典韦、史阿各率精兵,悄无声息地潜入叛军营寨。
叛军白日得胜,戒备松懈,许多首领都在帐中饮酒作乐。典韦、史阿如入无人之境,连杀十余部落首领,放火烧营。
叛军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次日清晨,简宇率全军进攻。群龙无首的叛军一触即溃,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斩首数千,缴获牛羊马匹无数。
简宇严令不得追杀逃兵,不得扰民,安定郡境内叛军势力很快就为之一清。
水分两处流,话分两头说。
话说周慎奉张温之命出击。他前脚刚准备走,孙坚却追上周慎:“周将军,榆中地势险要,叛军必拼死守城。坚有一计,不知当讲否?”
周慎脚步不停,淡淡道:“文台但说无妨。”
孙坚加快步伐与周慎并肩:“叛军粮草必不充足。我愿领一万人截其粮道,将军率大军围城。待其粮尽自乱,可不战而胜。”
周慎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孙坚,眼中带着几分不屑:“文台多虑了。叛军新败,士气低落,我军乘胜围城,必能一鼓而下。分兵反而削弱攻势。”
“可是……”孙坚还想劝说。
周慎摆手打断:“我自有主张。文台且去整军,明日出发。”说罢转身离去。
孙坚望着周慎背影,眉头紧锁。远处,只见董卓正与部下谈笑风生,声音洪亮:“榆中小城,何足挂齿!待我剿灭湟中胡人,回师与诸位共饮庆功酒!”
孙坚轻叹一声,知道再多说也无益。
三路大军翌日清晨同时开拔。周慎率部向榆中进发,孙坚作为参军随行。
时值夏末,陇西大地燥热难当。三万大军行进在黄土高原上,旌旗招展,甲胄鲜明,远远望去如一条蜿蜒的长龙。
周慎骑在高头大马上,神情倨傲。他身着亮银铠,外罩绛色战袍,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孙坚紧随其后,面色凝重。他注意到沿途村落大多荒废,田地荒芜,偶尔遇到的百姓也都面黄肌瘦,眼中带着恐惧。
“将军,我军行进速度过快,辎重队伍落后甚远。”孙坚策马追上周慎提醒道。
周慎不以为意:“兵贵神速。辎重慢行无妨,待破城后自有补给。”
孙坚忧心忡忡:“此地距榆中尚有百余里,若粮道被断……”
“文台何必杞人忧天?”周慎打断他,“叛军新败,岂有余力袭我粮道?”
又行数日,榆中城终于出现在视野中。那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城池,城墙高厚,易守难攻。城头上叛军旗帜林立,守军严阵以待。
周慎下令在城外三里处扎营。营寨连绵数里,蔚为壮观。
当晚,周慎升帐议事。诸将分列两侧,帐内烛火通明。
“明日开始攻城,各营做好准备。”周慎下令道。
孙坚再次进言:“将军,围城不如困城。我军可分兵控制周边要道,断其粮源,待其自溃。”
部将李参附和道:“孙参军言之有理。末将愿领一军控制西面通道。”
另一部将王敬却道:“我军士气正盛,当一鼓作气破城。若拖延时日,恐生变故。”
周慎点头赞许王敬之言:“正是此理。叛军虽据坚城,然心胆已寒。明日全力攻城,必能破之。”
孙坚急切道:“将军!榆中城坚,强攻必伤亡惨重!”
“不必多言!”周慎打断他,“我意已决,明日攻城!”
诸将见状,不敢再劝。
次日清晨,攻城开始。战鼓震天,号角齐鸣,官军如潮水般涌向榆中城墙。
城上叛军箭如雨下,滚木礌石纷纷坠落。官军举盾前进,不断有人中箭倒地,惨叫声不绝于耳。
云梯搭上城墙,官兵奋勇攀登。守军拼死抵抗,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周慎在中军观战,面色逐渐阴沉。攻城已持续两个时辰,官军伤亡惨重,却未能突破城墙。
孙坚策马来到周慎身边:“将军,强攻难下,不如暂退,从长计议。”
周慎咬牙道:“叛军抵抗顽强,然也已力竭。再加一把力,必能破城!”遂下令增兵猛攻。
又过了一个时辰,城下已堆积大量尸体,官军士气开始低落。
这时,城头突然响起一阵号角,城门大开,一队叛军骑兵冲出,直扑官军攻城部队。
为首将领正是韩遂部将阎行,他手持长矛,勇不可挡,连斩数名官军将领。
官军攻城部队遭此突袭,阵脚大乱,纷纷败退。
周慎大怒,亲率亲兵迎战。孙坚急忙劝阻:“将军不可亲身犯险!”但周慎已拍马冲出。
两军混战在一起。周慎与阎行战在一处,刀矛相交,火星四溅。斗了十余回合,周慎渐感不支。
孙坚见状,急率部增援。他弯弓搭箭,一箭射中阎行坐骑。阎行落马,被亲兵救回城中。
叛军见主将受伤,退回城内。官军也趁机收兵。
清点伤亡,一日攻城竟损失两千余人。周慎面色铁青,帐中诸将皆默然无语。
孙坚再次劝道:“将军,强攻难下。不若采纳先前之计,分兵断其粮道。”
周慎终于有些动摇,但仍犹豫不决:“若分兵,围城兵力不足,叛军若突围如何?”
“可深沟高垒,困而不攻。叛军粮尽,必自乱。”孙坚道。
周慎沉吟良久,终于道:“既然如此,文台可领五千人,控制西面通道,断敌粮源。”
孙坚大喜:“末将遵命!必不辱使命!”
孙坚领兵五千,向西行进。
行了半日,来到一处险要峡谷。孙坚观察地势,见两旁山势陡峭,易设伏兵,遂下令停止前进。
“此地险要,叛军若有埋伏,我军危矣。”孙坚对部将道,“先派斥候探查。”
斥候回报,峡谷内确有伏兵迹象。孙坚冷笑:“果然不出所料。叛军想在此断我粮道。”
他当即分兵两路,命韩当率一千人迂回至峡谷后方,自己率主力佯攻。
战斗很快打响。叛军伏兵尽出,与孙坚部交战。正当战事胶着时,韩当从后方杀出,叛军大乱,溃败而逃。
此战俘获叛军粮官一名。经审问,得知叛军粮草确实紧张,正从湟中一带运粮。
孙坚立即派兵控制周边要道,设置关卡,严查运粮队伍。
数日内,孙坚部连续截获多批运往榆中的粮草。榆中城内叛军粮草日益紧张。
然而,就在孙坚成功断敌粮道的同时,周慎却犯下了致命错误。
榆中城外,周慎见孙坚多日未有消息传回,心中焦虑。部将王敬进言:“将军,孙参军一去多日,恐已遭遇不测。我军粮草也将告罄,不如全力攻城,早日破城。”
周慎犹豫不决:“然孙参军或许已成功断敌粮道,此时强攻,前功尽弃。”
李参反驳道:“将军,我军粮草仅够十日之用。若孙参军未能成功,我军反陷危境。”
正在此时,探马来报:在城西发现小股运粮队伍正向榆中行进。
周慎大喜:“看来叛军粮草已尽,此乃最后运输。我军当全力拦截!”
遂亲自率军前往拦截,果然截获一批粮草。周慎更加确信叛军粮尽,下令加紧围城,待其自溃。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其实是边章、韩遂的诱敌之计。
当周慎主力忙于围城和拦截粮队时,边章已亲率精锐悄悄绕至官军后方。
葵园峡是官军粮道必经之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边章在此设下埋伏,只等官军粮队到来。
三日后,官军粮队果然行进至葵园峡。押粮官见地势险要,心生警惕,命斥候先行探查。
斥候回报未见异常,粮队遂继续前进。行至峡谷中部,突然号角四起,无数叛军从两侧山崖杀出。
押粮官大惊,急令结阵防御,但为时已晚。叛军占据高地,箭如雨下,粮车纷纷中箭起火。
激战持续一个时辰,官军粮队全军覆没,粮草尽被焚毁。
边章站在山崖上,望着峡谷中熊熊燃烧的粮车,冷笑道:“周慎无谋,中我计矣!”
粮队被歼的消息传回周慎大营,全军震动。
周慎闻讯大惊失色,跌坐帐中,面色惨白:“粮道被断?”
王敬急切道:“将军,我军存粮仅够三日,速做决断!”
李参建议:“不如撤军,与孙参军部会合,再图后计。”
“不可!”周慎强自镇定,“若此时撤军,叛军必追击,我军危矣。不如全力攻城,夺取城中存粮。”
孙坚在外截获粮草后,察觉情况有异,急派韩当回报周慎。
韩当连夜赶回大营,见周慎正要下令全力攻城,急忙劝阻:“将军不可!我等已成功断敌粮道,榆中城内粮草将尽。若此时强攻,正合叛军心意!”
周慎犹豫不决。王敬却道:“韩当所言未必属实。或许孙参军已败,此乃叛军诡计。”
就在周慎举棋不定之际,叛军突然大开城门,佯装突围。
周慎急忙调兵应对,却发现叛军只是虚张声势。如此反复数次,官军疲惫不堪。
第三日,军中存粮已尽,士兵开始杀马充饥。军心浮动,怨声四起。
周慎升帐议事,诸将面色凝重。
“将军,军中断粮,士卒饥疲,恐生变乱。”李参沉痛道。
王敬仍主张强攻:“不如做最后一搏,或可破城求生。”
话未说完,帐外突然传来喧哗声。卫兵急入禀报:“将军,营中士卒哗变,抢夺存粮!”
周慎大惊,急出帐查看。只见营中一片混乱,饥兵互相抢夺食物,甚至动刀相向。
将官弹压不住,反而遭士卒围攻。军心彻底溃散。
周慎面如死灰,喃喃道:“大势去矣...”
当夜,周慎秘密召集心腹将领:“事已至此,唯有弃营撤军。传令各营,轻装简从,连夜撤退。”
李参忙劝:“将军,弃营撤军,叛军必追击,恐全军覆没啊!”
周慎已然绝望:“守亦是死,退亦是死,不如冒险一搏。”遂下令丢弃辎重,连夜撤军。谁料背后叛军杀来,大喊:“周慎休走!”正是:
拒谏粮途遭断毁,仓皇败走叛军追。
欲知周慎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