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再次看向那对幸福的母女,目光不再仅仅是羡慕和酸楚,而是多了一份理解。爱与温暖,是人性中最基础、也最强大的力量源泉。她的设计,不能只有复仇的冷硬和锋芒,那样或许犀利,却无法真正触动人心。
她缺失的,正是这份温度。
灵感如同闪电,瞬间劈开了所有的迷雾!她立刻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拿出速写本和笔,旁若无人地画了起来。
这一次,笔下的线条不再仅仅是挣扎的荆棘。荆棘依旧存在,象征着过往的磨难与束缚,但它们不再是主体,而是化为了缠绕的枝蔓。在枝蔓的顶端,顽强地绽放出一朵玫瑰——花瓣并非娇嫩柔弱,而是带着玉石般坚硬的质感,每一片花瓣的边缘都折射出锐利的光芒,花心则用一颗温暖莹润的珍珠点缀,象征着历经磨难后依然保有的、内核的柔软与纯洁。
荆棘与玫瑰,伤痛与新生,冰冷与温暖,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它不回避痛苦,却更歌颂从痛苦中开出的希望之花。
作品的名字,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归途》。
这,就是她的答案。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意全身心投入到最终的设计稿完善和模型制作中。她用那十五万里的一部分,购买了必要的工具和基础材料。没有昂贵的宝石,她就用替代材料精心打磨,力求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呈现出作品的灵魂。
当她将最终完成的设计稿和精致的微型模型封装好,寄往大赛组委会时,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笃定。她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
几天后,大赛初选结果公布。毫无悬念地,“苏晚”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晋级名单上,并且附带的评委短评中,对她的作品《归途》不吝赞美之词,称其“概念深刻,情感真挚,极具张力与感染力”。
小小的公寓里,林晚意看着电脑屏幕上的名单,嘴角终于扬起了一抹真切的笑意。这是重生以来,第一个完全依靠自身实力获得的认可,意义非凡。
然而,就在她准备关掉网页时,目光扫过晋级名单的末尾,另一个熟悉的名字,像一根毒刺,扎进了她的视线——
林晓月。
她竟然也参赛了?而且,也晋级了?
林晚意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根据备注信息,林晓月提交的作品名称是——《月华》。
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刚刚升起的喜悦。
林晓月,她又要耍什么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