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石磨雪橇(2 / 2)

大家既然常来,也都会找些事情做,不会干坐着。有人会把织了一半的毛衣或者毛裤带来,一边聊天一边飞针走线;有人会带着书本,安静地看一会儿;也有人就是纯粹喜欢和大家凑在一起说说话,分享各自听来的趣闻。

陈娇为了不显得太过特立独行,也找出了一些毛线,跟着她们学织毛衣,虽然手法生疏,但一边织一边听大家天南海北地闲聊,倒也别有一番乐趣。

其实,陈娇发现自己之前可能把这些女知青,尤其是因为女主的存在而将整个知青群体想得太过复杂和麻烦了。

真正接触下来才发现,她们本质上就是一群离乡背井、年纪不大的姑娘,有着这个年纪该有的活泼、好奇,也会想家,会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迷茫。

除了曾琳心思似乎深沉一些,总带着点若有若无的盘算,其他几个姑娘,像爽朗的黄燕燕、稳重的方荷,都挺好相处的。

陈娇骨子里是怕麻烦,但作为人类,终究是群居动物。长时间只对着空间里的机器人和一条狗(哪怕大黑会说人话),也难免会觉得有些冷清。

如今有这样一群同龄的小伙伴,时不时地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交流些没什么营养但充满生活气息的闲话,对她而言,反而成了一件颇为有趣和放松的事情。

天气特别好的时候,阳光照耀在雪地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大家也会想着出去走走,透透气。

但冬季的积雪实在太厚了,一脚踩下去,能没到大腿根,留下一个深深的雪洞。即使穿着用防水油布和棕毛自己缝制的雪地靴,在外面待不了多久,双脚也会冻得失去知觉,冰冷刺骨。

所以,所谓的“出去走走”,范围也极其有限,最多就是在院子里溜达几圈,或者去关系特别好的邻居家串个门。想要在厚厚的积雪里跋涉,满村子转悠,那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别人没有办法,不代表陈娇也没有。她早就利用空间加工坊,制作了一辆小巧实用的雪地拖车。

其实就是一种单人驾驶、后面带个小货斗的雪橇车。除了前面可以坐一个人的驾驶位,后面的货斗空间不算小,既可以用来装载东西,如果挤一挤,也能勉强坐下三四个身形瘦小的人。

在更北边的一些地区,也有类似用狗拉动的雪橇,不过那边通常是用好几条狗组成一队来拉。而陈娇这辆特制的雪地车,只需要大黑一个就足够了。

大黑的力量和速度都远超普通犬类,它拉着轻便结实的雪橇车在平坦的雪地上奔跑起来时,姿态轻盈得仿佛会轻功一般,四爪在雪面上轻点即走,几乎不会下陷,速度飞快。

某个难得的大晴天,久违的阳光像探照灯一样洒满雪原,许多村民都忍不住走出家门,站在背风处晒晒这珍贵的“太阳灯”。

就在这时,陈娇坐在她那辆新奇的雪橇车上,由大黑拉着,在村子里主要道路上轻快地跑了一圈。

这一下,可把全村人都给羡慕坏了!尤其是那些孩子们,眼睛瞪得溜圆,瞬间化身为最甜的“小蜜糖”,围着陈娇“姑姑”、“姐姐”地叫个不停,声音那叫一个甜腻。

陈娇看着他们渴望的小眼神,也不小气,对于平时跟她玩得比较熟的孩子,都会让他们坐上雪橇车后面的货斗,由大黑拉着在附近跑上一小段路,体验一下“风驰电掣”的感觉。

只有陈小军享受了特殊待遇,被陈娇允许坐在她身后的驾驶位上,小家伙兴奋得全程合不拢嘴,一直在傻笑,口水都快被风吹出来了。

最后还是陈娇看不下去了,从空间(假装从口袋里)掏出一条厚实的羊毛围巾,严严实实地给他把脸和脖子围了起来,免得灌了冷风着凉生病。

自此之后,陈娇时不时就会让大黑拉着雪橇车在村里出现。有时候是代步,有时候纯粹是带着大黑兜风。

村里人也渐渐习惯了这道独特的风景线,偶尔还会请她帮忙,从村头给村尾的亲戚捎带点轻便的东西,陈娇也都乐意行这个方便。

这辆由威猛大黑拉着的雪橇车,成了这个漫长冬季里,陈家屯一道充满生机与趣味的流动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