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石磨雪橇(1 / 2)

午饭准备好后,陈娇便招呼大家围坐到客厅的小桌旁。看着蒸锅里冒着热气、显得格外暄软的馒头,几个女知青都有些不好意思先动手。

陈娇看出她们的拘谨,主动拿起筷子,给每人碗里分了一个。这馒头做得实在,个头不小,对于饭量普遍不大的女孩子来说,吃一个基本就能饱了。

馒头一入口,细腻的口感便让她们感到惊讶。方荷细细咀嚼着,忍不住把手里剩下的半个馒头翻来覆去地看,好奇地问:

“娇娇,这明明是杂粮馒头,怎么口感这么细软,一点都喇嗓子呢?我们在知青点自己做的,又糙又硬,咽下去都费劲。”

陈娇闻言,抬了抬下巴,指向窗外院子的一角:“喏,看见那儿了吗?那两个石磨,是我爸在世时特意给我弄的。一个粗磨,一个细磨。粮食磨得细了,不管怎么做,味道自然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听她这么一说,大家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吃完饭,收拾好碗筷,几个人便一窝蜂地跑到院子里,围着那两个石磨仔细端详。

其中一个就是比较常见的手推石磨,用结实的木头做了个长长的推杆,只要握住把手前推后拉就能将磨盘推动,上扇石磨就会转动起来。这个石磨磨出来的面粉,已经比村里公用的那个大碾子磨出来的要细腻均匀得多。

旁边另一个石磨则更加小巧精致,直径只有普通石磨的一半大小,磨盘也更薄一些。这个磨就不需要推杆了,可以直接站在旁边,用手握住侧面的木柄转动。

因为磨盘小且咬合紧密,磨出来的面粉极其细腻,只要多磨几遍,筛一筛,其精细程度几乎可以和供销社里卖的精白面粉相媲美。

几个女知青看得眼睛发亮,羡慕不已。她们的粮食都是在村里公用的碾子上磨的,磨出来的面非常粗糙,无论是蒸窝头、贴饼子还是煮糊糊,吃起来都有明显的颗粒感,确实难以下咽。像陈娇家这样能磨出精细面粉的小石磨,在她们看来简直是改善伙食的神器。

黄燕燕忍不住开口,带着点期盼问道:“娇娇,那……那我以后能不能把我的粮食拿过来,借你的石磨磨一下?不用像你这个这么细,稍微细一点点就行!”

陈娇爽快地点点头:“行啊,没问题。反正这石磨我平时也不是天天用,空着也是空着。你们有空的时候,可以把粮食拿过来磨。粮食磨细了,营养也更容易吸收,对身体更好。”

其他人一听,眼睛都亮了,纷纷高兴地表示,回头一定要拿些粮食过来磨,哪怕只是把玉米碴子磨得细一点,煮出来的糊糊口感都能提升好几个档次。

吃了午饭,大家也没急着回冷清的知青点。反正已经出来了,外面天寒地冻的,不如在陈娇这暖和的客厅里多待一会儿。

一群年轻女孩聚在一起,娱乐活动也无非是聊聊八卦,说说闲话。后来觉得光是聊天有些无聊,陈娇便从针线筐里找出一根长长的红色毛线,两头系在一起,提议玩翻花绳。

几个人轮流在手指间勾、挑、翻、绕,让简单的毛线变换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倒也玩得兴致勃勃,欢声笑语不断。

期间,陈娇有好几次都敏锐地感觉到,曾琳投向自己的目光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试探。

她心里有些纳闷,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引起了这位女主的特别关注,难道是因为自己这身与众不同的气质太过出众了?陈娇有点自恋地想着。

其实,曾琳对陈娇的怀疑,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莫名的直觉和排斥感。她总觉得陈娇的存在,无形中阻碍了她什么,或者说,陈娇所拥有的安逸和特殊,衬得她这个“穿越者”的优势荡然无存。

她潜意识里认定自己穿越而来,必然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如今出现一个让她处处感觉不顺心、甚至隐隐觉得威胁的存在,她便不由自主地怀疑对方是否也有“问题”,尽管这种怀疑毫无事实依据。

自那天之后,陈娇和这几个女知青的来往竟然渐渐多了起来。她们通常会提前一天跟陈娇打好招呼,第二天,陈娇便会早早地把客厅的壁炉烧得旺旺的。

女知青们过来时,也会带上自己的口粮,可能是一个窝头或者几个土豆,在陈娇这里热一热,凑在一起吃顿午饭,然后便在她家温暖舒适的客厅里消磨一整天的时间。

不得不说,在陈娇家宽敞的客厅里活动,确实比整天窝在知青点狭窄的炕上要舒服自在得多。

虽然不能像在炕上那样裹着棉被,但陈娇家的客厅温度维持得很好,大家不用穿着臃肿的厚棉袄,可以轻松地活动手脚,做点手工,聊聊天,时间过得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