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影西斜,王珪终于处理完礼部繁冗的公务,踏着暮色走出了皇城。车驾早已在宫门外等候多时,老仆见他出来,连忙放下脚凳。
从皇城至崇仁坊的这一段路,可谓是长安城最显赫的所在。
沿途遇见的大小官员,无论品阶高低,远远见到王珪的车驾或是他本人的身影,无不放缓脚步,恭敬地躬身行礼,口中尊称一声“王尚书”。
王珪虽身居高位,却从不倨傲,无论是面对侍郎还是员外郎,皆微微颔首致意,面容平和,气度雍容,尽显一代重臣的风范。
他正要抬脚踏上脚凳,忽闻身后传来一阵略显急促却又保持克制的呼唤:
“王尚书!王尚书请留步!”
王珪闻声驻足,回身望去,只见一人正快步而来,身着青色官袍,身形清瘦,面容端正,正是秘书郎褚遂良。
待褚遂良走近,王珪温言道:“原来是褚秘书郎,唤住老夫,可是有何要事?”
褚遂良停下脚步,气息微匀,拱手一礼,言语清晰而简洁:“不敢耽搁尚书,是陛下口谕,召您即刻前往甘露殿觐见。”
王珪目光微动,面上却不露声色,只是客气地回礼:“有劳褚秘书郎亲自传讯。”
褚遂良再度拱手,便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渐浓的暮色与往来的人流中。
王珪心知陛下此刻相召,必有要事。
他不再犹豫,转身对老仆吩咐了一句,便整理了一下官袍,随着早已候在一旁、显然是得了消息前来接引的内侍,再次向着那重重宫阙深处,步履沉稳地走去。
随着内侍的引导,王珪步入烛火通明的甘露殿。
李世民正伏于御案之前,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疏,跳动的烛光映照着他专注而略显疲惫的面容。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见是王珪,脸上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随手将朱笔搁下。
“叔玠来了,不必多礼,坐。”李世民指了指早已备好的锦墩,语气温和。
待王珪谢恩坐下,李世民仔细打量了他一番,看着这位老臣鬓边愈发明显的白发和眉宇间难以掩饰的倦色,不禁心生感慨,语气中带上了几分唏嘘与关切:
“时光荏苒,叔玠,你也要多保重身体才是。朕看着你们这些老臣……叔宝、克明、士廉他们一个个先后离去,就连观音婢也……”
他话语微顿,流露出一丝深藏的痛楚,随即收敛情绪,温言道:“公务是忙不完的,晚上一些也无妨,身子要紧。”
王珪闻言,连忙微微欠身,言辞恳切地回应:“老臣多谢陛下挂怀。陛下日理万机,更需珍重圣体。”
“如今天下承平,近两年更是难得的丰年,一些非关紧要的政务,陛下不妨暂且放下,交由臣等分劳,保重龙体方是社稷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