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皇权入场(1 / 2)

时维三月,春和景明。

距离宫中庆功宴不过三日,太原王氏府邸门前已是车水马龙,冠盖云集。

今日,并非为了庆贺军功,而是王氏家主王珪要为其子王玉瑱的侧室楚慕荷,行抬为平妻之礼。此举在世家大族中虽非绝无仅有,但在此敏感时刻,由王珪这般身份的人大张旗鼓操办,其意味便非同寻常。

王府中门大开,披红挂彩,仆役皆着新衣,垂手侍立,井然有序。

府内更是装饰一新,回廊处处悬挂着琉璃灯盏,即便在白日也映出七彩光华。

庭院中,名贵的牡丹、芍药竞相绽放,香气馥郁。

正厅“积善堂”内,更是铺设着猩红地毯,紫檀木的案几擦拭得一尘不染,上面摆放着时令鲜果、精致茶点,以及来自各地的美酒。

宾客络绎不绝,所来之人,无一不是身份显赫。

除了王珪在朝中的同僚、门生故旧,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代表着大唐顶级门阀的“五姓七望”子弟。

赵郡李氏来了位掌管族学的长辈,由几位年轻子弟陪同;陇西李氏则是一位在礼部任职的郎中;博陵崔氏、范阳卢氏亦皆派了族中有头有脸的子弟前来,他们衣着华贵,气度不凡,彼此见面,拱手寒暄,言谈间皆是风雅,目光流转处却暗藏机锋。

他们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是身后庞大家族的意志与观望。

然而,最令人侧目,也最让王珪脸上有光的,是清河崔氏的家主崔珏,竟亲自带着嫡长子崔景鹤与儿媳李氏,联袂而至!

当崔珏父子三人的身影出现在府门时,引起的窃窃私语几乎压过了现场的乐声。

崔珏须发苍然,身着深紫色襕袍,腰佩玉带,步履沉稳,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崔景鹤与李氏紧随其后,衣着光鲜,态度恭谨。

王珪闻报,亲自率王崇基、王玉瑱迎至二门,远远便拱手笑道:“平邑兄大驾光临,陋室蓬荜生辉!快快请进!”

崔珏亦是满面春风,还礼道:“叔玠兄家中有此大喜,老夫岂能不来讨一杯水酒?恭喜恭喜!”他目光转向一旁的王玉瑱,更是和蔼,“玉瑱贤侄,恭喜了。”

王玉瑱连忙深深一揖:“谢崔世伯!”

崔景鹤与李氏也上前与王崇基兄弟见礼,李氏更是拉着王玉瑱,低声笑道:“慕荷妹妹今日定是光彩照人,稍后定要好好恭贺她。”

这番互动,落在众人眼中,意味再明显不过。

崔家这不仅是在给王家面子,更是在以实际行动,向所有人宣告崔王两家的紧密关系,无声地回应着之前那些试图离间的流言蜚语。

吉时已到,赞礼官高唱仪程。

身着崭新命妇礼服的楚慕荷,在王玉瑱的牵引下,缓缓步入正堂。

她今日梳着端庄的凌云髻,簪着王珪特意赏下的赤金点翠步摇,身着大红遍地织金缠枝牡丹纹的礼衣,妆容精致,气度沉静。

虽然已有身孕,但步态依旧优雅,脸上带着淡淡的、得体的微笑,既不张扬,也不怯懦。

王珪与杜氏端坐上位,接受楚慕荷的跪拜大礼。

王珪肃然宣读了将其抬为平妻、记入族谱的家主令。杜氏则亲自将代表平妻身份的一对碧玉如意赐予楚慕荷,并温言勉励了几句。

整个过程庄重而流畅。堂下宾客,无论心中作何想法,此刻皆是一片赞誉之声。

“王公家风严谨,赏罚分明,慕荷娘子贤良淑德,当得此位!”

“恭喜玉瑱兄!恭喜慕荷嫂子!”

“王家添此佳媳,乃家门之幸!”

宴席随即开始。

水陆珍馐,络绎不绝地呈上。觥筹交错间,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更有教坊司请来的顶尖舞姬于庭中献艺,衣袂翩跹,如梦似幻。

王玉瑱穿梭于席间敬酒,接受着众人的祝贺。

他看到崔珏与父亲王珪同坐一席,相谈甚欢;看到大哥王崇基沉稳地应对着各路宾客;也看到妻子楚慕荷在女眷席中,由李氏陪着,与几位世家夫人从容交谈,姿态落落大方。

这场盛宴,盛大、奢华,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太原王氏的底蕴与实力。

它不仅仅是一场婚礼晋升的庆典,更是一次成功的政治亮相,一次对潜在对手的无声示威,一次巩固联盟的华丽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