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无可奉告(1 / 2)

若各位无法接受,现在便可离开。”

态度已然明确——无可奉告。

若仍有人纠缠,他无意多费唇舌。

他的目标本就是与少数人共享财富机遇,而非让大批人马涌入期货市场,以免影响未来的局势。

这番话立刻让部分人兴致索然。

“林会长,打扰了。

期待下次合作。”

“请便。”

“告辞,林会长。”

“慢走……”

目送十几人离开后,林朝羽对剩余众人说道:“留下的人,想必都信得过我林朝羽。

但我重申,此事绝不透露半分,各位不必指望我会松口。”

见无人反驳,他继续道:“合作方式很简单:今年内,诸位尽可能筹措资金交予我打理,三年后按市场行情分配利润。

届时你们可自行估算收益。

由于风险由我承担,最终利润三七分——你们七成,我三成。”

“协议会明确条款,凭此兑现承诺。

如何,诸位可有兴趣?”

与先前不同,现场有人从另一角度提问:“林会长,恕我直言,您计划投入多少资金?预期的回报率又是多少?”

短期暴利的行业屈指可数,但透过数据,或许能推测出端倪……

林朝羽刚要开口说至少要投入一百亿,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立即改口道:“实在抱歉,如果我说出来,可能会有人猜到具体是什么行业。

所以……不能透露。

不过有一点我可以保证,一旦参与,你们的财富将快速积累。”

这也不能说?

难道不是他们猜测的股市或期货市场?

如果不是这些,又会是什么呢?

“林会长,协议上的内容该不会只是让我们同意由您代持资金,之后根据市场情况分配收益吧?”

“如果林会长投资的行业亏损了,责任由谁承担?”

“总不能全部落到我们头上吧?”

“这样的话,我们就像瞎猫一样,赚钱全凭运气。

运气好或许能撞上死耗子,运气不好,可能反被耗子拖下水……”

实际上,对于1973年国际原油是否会暴涨,林朝羽并没有十足把握。

毕竟,他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一些事情,尤其是大陆和非洲的局势。

如果原油价格不涨反跌,他又该如何解释?

除非他能像操控铁矿石那样影响某些政府官员,但这种事只能做一次,频繁操作必将招致灭顶之灾。

一旦触及漂亮国财阀的利益,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在实力不足之前,他可不想与他们正面冲突。

沉吟片刻,林朝羽说道:“这件事确实存在风险,但风险可控。

各位,任何行业都有风险,没有绝对成功的保证。

但只要成功的概率大于失败,你们甘心放弃这样的机会?记住,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错过了,你们不会有损失,但也只能停留在金字塔的中层,而顶峰属于像我这样的人。”

“既然如此,我还是退出吧……林会长,恕我眼光有限,无法与您合作,告辞!”

“我更倾向于稳妥的选择,这种充满未知的冒险还是算了。

感谢林会长的信任,但我们恐怕要辜负您的好意了。”

“算了,我也不想赌这种未知数!就算翻身的机会更大,但我年纪大了,实在折腾不起!”

随着众人离去,会议室里最终只剩下六个人。

这些人都是同舟共济会的核心成员。

副会长包玉刚、秘书长李福兆,理事董浩云、何善衡等人。

见此情形,林朝羽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苦笑一声,缓缓开口:“这样的机会确实难得。

各位,我想问一句,你们真的信任我吗?”

“林老弟,这话就见外了。

”包玉刚高声说道,“不信你,我们何必坐在这儿?不过……”

他顿了顿,继续道:“你得说说咱们得投多少钱。

像我这身家,也就十个亿,翻个倍也就二十亿。

但总不能全砸进去吧?所以……具体投多少?”

“是啊,林会长。

”李福兆接话,“总得透点风声,否则我们哪能明白您的深意?要是我投两亿,能赚回五亿吗?”

“能。”

林朝羽的回答让众人瞬间瞪大眼睛!

两亿变五亿,三年内财富近乎翻倍。

这速度,简直比印钞还快。

“投得越多,赚得越多。

”林朝羽看向李福兆,“比如您,拿出十亿,回头赚个二三十亿,岂不美哉?”

“这……”

李福兆难以置信:“真的可行?”

“当然。

”林朝羽点头,“后续还得借用您旗下的银行。

总之,机不可失,细节不便多说。”

众人仍觉不可思议,但见他如此坚定,便不再追问。

“行,我回去筹钱。

”董浩云表态,“缩减开支,暂停未来两年的扩张计划。

资金到位后,交由林会长打理,三年后我来取钱!”

“利润这么高,砸锅卖铁也得干!”

包玉刚笑道:“林老弟,给点建议,哪家银行能贷款?我拿股份抵押,借个十亿应该不难。

实在不行,船队和业务全押上,能多凑就多凑。

照我这赚钱速度,七八年才能翻倍。

反正我跟定你了,要是真赔光,我就去你那儿当个经理,不嫌弃吧?”

“呵呵……”

林朝羽微微一笑:无论如何,都不会让各位吃亏。

这次邀请大家共同发展,正是为了提升我们香江商界的整体实力。

诸位,未来的商业版图绝非局限于香江这个小地方,我们要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

只有在那里开疆拓土,才能让我们真正成长起来。

这番话着实振奋人心!好,我决定全力以赴。

稍后资金到位,我就去和林先生签订协议。

在商海浮沉数十载,始终未能将事业做大做强。

这背后必然有其缘由。

而眼前的对比让他们恍然大悟。

原来欠缺的正是那份进取的魄力,以及放眼全球的视野。

香江......

终究只是弹丸之地。

即便垄断某个行业,又能获取多少利润?

但若进军国际市场,面对的将是数十亿人的庞大市场......

林朝羽陆续从同舟共济会成员处募集到三十亿港币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