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 第175章 集中招标不就行了?

第175章 集中招标不就行了?(2 / 2)

“林先生,好久不见!”

“沈总气色越来越好了……”

寒暄几句后,林朝羽直接道明来意。

沈弼顿时困惑不已:“林总,您既然拥有青山银行,为何还要来汇丰借钱,而且一开口就是十亿?”

“青山银行确实是我的,但我总不能掏空它的家底吧。”

林朝羽笑了笑,接着说:“况且,我借钱可是给汇丰银行送业绩。

十亿本金,光是利息就能让你们赚得盆满钵满,沈总难道不乐意?”

沈弼连忙摆手:“怎么会!我只是好奇罢了。

林先生不仅是汇丰的优质客户,还是股东,我若不借,这位置恐怕也坐不稳。

不过,您这次借钱是要做什么?难不成又想收购哪家工厂?”

“我在家电研发上遇到了一些阻碍,尤其是半导体行业,影响很大。

为了提升产品性能,只能自主研发半导体技术。”

半导体的发展始于1947年,但真正的腾飞是在五十年代末。

据数据统计,1957年日本半导体产业规模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可到了1959年,日本的半导体技术已突飞猛进!

这种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与漂亮国比肩的高度。

同年,日本向漂亮国出口了多达400万台半导体收音机。

到1960年,日本晶体管的年产量已突破一亿只,涵盖计算器、收音机等多种电子产品。

凭借这一技术优势,直到90年代末乃至21世纪初,华夏市场上的收音机大多依赖日本进口。

尽管华夏也有自主品牌的收音机,但关键的半导体元件仍需从日本采购。

半导体行业随后迎来高速发展,个人计算机成为其中的核心领域。

按林朝羽原本的计划,半导体产业本应在八十年代才提上日程。

然而,日本企业的快速进展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

当时已有日本企业提出将半导体技术引入空调系统,以实现更精准的温控。

一旦这种技术落地,林朝羽依赖水银膨胀原理的物理温控方案将彻底被淘汰。

水银作为有害物质,在正常运行时虽无问题,可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半导体研发必须即刻启动!

尽管对这一领域并不熟悉,但跨界对林朝羽来说并非首次。

缺乏技术就去寻找技术,缺少人才便高薪引进。

十亿港币的借款必须发挥最大价值。

然而,香江并不适合发展半导体产业。

一方面土地资源有限,另一方面电力供应也无法满足需求。

海南或大陆才是更合适的选择。

当时全球半导体行业以漂亮国为首,日本紧随其后,其他国家尚未意识到其重要性。

林朝羽的合作目标自然首选漂亮国。

凭借青山医药与辉瑞的合作关系,以及作为福特空调供应商的身份,漂亮国半导体企业对他态度相对开放。

不过,对方不可能直接出售技术。

他们要求林朝羽在漂亮国设立合资研究室,并以美方控股为条件。

尽管这是常规商业流程,但考虑到漂亮国未来的种种限制手段,林朝羽果断拒绝了这一提议。

林朝羽坚持由自己的研究室主导技术研发,成果所有权也归他所有。

漂亮国的企业只能参与分红,无权干涉技术归属。

谈判破裂!

林朝羽不再浪费时间,转而以高薪挖人。

对方开出三千美元的月薪,他就翻倍至六千美元,甚至一万美元。

他不信如此丰厚的待遇还吸引不到顶尖人才。

尽管半导体技术起源于漂亮国,但早在1977年,日本已在技术上全面超越,并保持了两年领先。

若不是后来的广场协议,漂亮国的半导体产业恐怕会被日本彻底碾压!

因此……该出手时就得出狠招!

林朝羽同样盯上了日本的半导体专家。

即便这些人忠于国家,但他总有办法突破。

金钱 无效?那就试试其他手段。

只要能抓住弱点,人才就能为己所用。

当然,培养本土人才才是根本。

此时的大陆虽教育资源有限,但人才辈出。

挑选一批天才专攻半导体,两三年后即可投入研发。

这个时代的半导体技术尚处微米级别,突破并非难事。

只要肯埋头苦干,五年内赶上漂亮国绝非空谈。

眼下最关键的是选定产业链的落脚点。

硅是半导体的核心原料,因此原材料供应至关重要。

权衡再三,林朝羽决定将半导体产业落户广州。

这里航运便利,港口发达,经济受香江辐射,还能争取大陆的政策支持。

然而,就在林朝羽准备动身前往广州洽谈时,青山集团与同舟共济会合建的大学正式竣工,急需他出席命名仪式。

此事迫在眉睫,林朝羽只得取消行程,改派王荣代劳……

……

林先生,您创办这所大学的初衷是什么?

林先生,据悉大学由您独资兴建,您会为它取什么名字?

林先生……

大学门口早已挤满记者。

林朝羽下车后,记者们蜂拥而上,抛出一连串问题。

但他未作回应,径直走向校内。

林朝羽刚走进校园,又一辆轿车缓缓停在校门前。

来人一下车,所有记者立刻调转方向,放弃了林朝羽,蜂拥而至围向这位刚下车的人物。

因为此人正是香江总督戴麟趾。

他和林朝羽一样,并未理会记者的追问,径直步入校园。

除了他们,参加仪式的还有同舟共济会成员以及部分英国商人。

“林先生,恭喜你的大学终于落成!”

见到戴麟趾,林朝羽微微一愣,随即快步上前:“港督大人亲自光临,未能远迎,实在失礼!”

“不必客气!”

戴麟趾笑着摆手:“我也是刚得知消息,未及通知便贸然前来。

香江能有自己的大学,值得庆贺。

作为总督,我理应到场。

不过,林先生,听说这所大学还未正式命名?”

媒体争相报道,香江市民振奋不已,纷纷称赞林朝羽对教育的卓越贡献。

“就叫香江交通大学吧!”

“这名字似乎……”

戴麟趾一脸困惑地看着林朝羽。

为何要叫“交通大学”?

据他所知,林朝羽与同舟共济会合办的是一所综合性学府,涵盖机械、电子、医学等诸多领域,而交通相关的桥梁、隧道、公路等专业并未列入其中。

这名字似乎与“交通”二字毫无关联!

林朝羽解释道:“华夏古籍《易经》中有云,‘天地交而万物通’,取其‘交通’二字,意指包容万物、贯通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