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 第175章 集中招标不就行了?

第175章 集中招标不就行了?(1 / 2)

至于混凝土强度不足,可以继续研究。

整个大陆有那么多科研机构,集中招标不就行了?

建造方面,可以雇用大陆的工人和工程师,技术则由欧美国家指导。

这样既能控制成本,又能保证质量。

最终总花费不会超过十亿港币。

这点钱历宏城要是筹不到,干脆别当青山银行总经理,直接去要饭算了!

历宏城听完,震惊不已。

“林总,汇丰也要建摩天大楼?还是四百米高?”

他知道林朝羽持有汇丰股份,但并非董事,无权决定建楼事宜。

难道是汇丰总裁沈弼透露的?

可若有此计划,汇丰早该公布以提振股价。

然而目前毫无风声!

面对历宏城的疑惑,林朝羽淡然回应:

“青山集团现已持有汇丰17.85%股份,未来三到五年内,我将成为最大股东。

建不建,我说了算!”

去年香江工人大罢工,英资企业撤离,经济低迷。

林朝羽借机渲染经济危机,导致股市暴跌。

期间,他通过数百个账户低价吸筹,其中包括汇丰银行。

如今他已是汇丰第三大股东。

若想控制汇丰,当时便可做空,但他选择隐忍,以免打草惊蛇。

尽管青山银行不具备汇丰银行那样的发钞权,但其业务覆盖范围和客户群体远超汇丰两倍以上。

存款规模更是汇丰的五倍多。

这一优势源于华人资本的崛起与工薪阶层的信任。

此外,青山银行贷款审批虽严,放款效率却极高——无需像汇丰那样经历层层关卡,动辄耗费半月甚至整月。

更关键的是,执掌汇丰的沈弼实为自己人。

他能坐上这个位置,全赖林朝羽在背后的运作。

因此,耗资兴建摩天大楼绝非难事。

不过林朝羽并未向历宏城透露这些内情,只笃定地表示:汇丰必定会参与摩天大楼计划。

除青山银行外,同舟共济会的成员也需共同发力。

比如何善衡执掌的恒生银行,规模虽略逊汇丰,仍是港岛银行业翘楚。

摩天大楼项目自然少不了它的参与。

酒店业同样亟待升级——当时整个香港尚无五星级酒店。

要推动金融、旅游及奢侈品产业发展,高端酒店与豪华游轮等配套设施必须同步建设。

如此庞大的工程绝非林朝羽独力可支,需要同舟共济会全体成员携手推进。

为此,林朝羽特意召集核心成员前往大雾山度假村商谈。

当众人听完他对香港未来的蓝图规划后,无不震撼。

有人直言:按会长的构想,没有上千亿资金根本难以实现,我们眼下实在力有不逮......

最终技术将引入海南等地,并选派香港人才赴美深造。

实际上,千亿规模仅能改善香港局部区域的杂乱面貌。

要彻底重构全港交通、城市规划等体系,不仅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更需数十年持续投入。

当前首要任务,是夯实金融、旅游及奢侈品这三大产业的根基。

包玉刚听罢面露难色:林老弟,赴英前你让我投资船厂,现在又推出这等宏图大计。

咱们能否专注做好一件事?待资金充裕再谋发展岂不更稳妥?

“船厂要建,这些事也必须做。

我清楚各位的能耐不及我林朝羽,无法同时兼顾多线事务。

但越早入场,你们能分到的利益就越多。

若等香江格局定型,再想进场,恐怕得掏出如今十倍的代价。

当然,在布局这些行业时,我们还得靠实业打下根基。

包兄,你主营运输,可船只多半是租来的。

眼下你们既要付租金,又要承担维修、保养等杂费。

真正赚大钱的并非你们,而是造船厂。”

林朝羽细致剖析道:“一艘船的造价才多少?后续开支却全由你们承担。

包兄,生意做得再大,终究比不过船厂的利润!”

“话虽在理,可造船是技术活,我们这群粗人实在有心无力……”

果真如此吗?

林朝羽内心嗤之以鼻。

没有技术,难道不能购置设备自行组装?

若能整合造船产业链,自建船只、自营运输,便能握紧国际竞争优势。

否则一旦遭遇价格战,整个运输体系顷刻就会崩塌——这正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恶果!

他未反驳包玉刚,转而说道:“此事暂且搁置。

今日邀诸位前来,是为共商香江未来方向。

市场与国际形势虽不由我们掌控,但我们的行动将左右香江发展。

金融、旅游、奢侈品三大领域必成风口。

稍后我会游说港督府推进这些产业,诸位可选择与我合作,亦可坚守原有行业。”

“此外,我林朝羽多言一句:无论何时都要深耕实业,尤其是工业与高精尖领域。

别妄想靠老本行躺赢,否则迟早有人要被时代洪流吞没!”

众人对这番话深信不疑。

眼前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用不到十年便完成了他们数十年的积累,更将其远远甩在身后。

如今青山集团任意一家子公司,都足以碾压他们的产业。

只不过——他们确实力有不逮,资金困窘。

不像林朝羽家底雄厚,随手就能掷出四千六百万英镑。

该死的……搞个顶级奢侈品真要烧这么多钱?那可是英镑!折合港币四亿六千万啊!

谁敢这么胡来?也就林朝羽敢如此挥霍。

可实际上,这些都是炒作的噱头。

真正的价值根本达不到这个数。

最值钱的无非是那几颗钻石,但这些钻石也不是他花钱买的,而是林朝武用一百辆货车换来的。

如今金库里还存着几颗大钻石和几百颗小钻石。

若将它们加工成奢侈品,绝对能卖出几千万英镑的高价。

毕竟,这可是英国贵族专供的珍品……

这次聚会,林朝羽并非一定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之所以将这些信息透露给同舟共济会的核心成员,无非是想让他们在香江站稳脚跟。

但一切发展都必须以实业为根基。

否则,未来面对风险时,他们只会一败涂地。

林朝羽与众人商讨了一下午才离开。

正值晚饭时间,林朝羽却没回家,而是让司机驱车前往汇丰银行。

他要去向沈弼借钱!

……

自从坐上汇丰银行总裁的位置,沈弼的身份和地位日益攀升。

虽然业绩平平,但在他任职期间,汇丰银行的发展确实在稳步推进。

得知林朝羽登门,他亲自下楼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