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有效解决拥挤问题(2 / 2)

要知道,寻常锅碗瓢盆最贵不过百元。

家电类也就一两千元。

像电视机这类上万元的高价商品,根本没在年货街摆卖——虽然可以用购物券去商场购买,但销量平平。

年货街的商品多是日用百货,均价不过二三十港币。

可就是这样,单日销售额竟突破八千万!

这还是在很多人上班的情况下。

要是工厂放假,全民采购,那日销售额岂不是要上天?

短暂的震惊后,王荣迅速察觉到许多商铺的库存可能面临紧缺。

特别是在商品于午夜十二点前售罄后,商家必然需要紧急补货。

然而此刻正值客流高峰,若大量补货车辆涌入年货街,必将造成拥堵。

他立即指示工作人员通知所有商户,将补货时间调整为午夜十二点至次日凌晨,或选择在上午九点前完成。

通过这样分段安排,才能维持现场秩序。

同时,他要求全体安保人员提高警惕,确保年货节顺利举行。

王荣清楚,当八千万的销售额被媒体曝光后,必将引发全港轰动。

难免有人会因眼红而伺机捣乱。

为此,他亲自前往年货街现场督导工作。

……

尽管阅历丰富,许漫丽在面对超乎想象的数据时,仍难掩惊讶。

此刻她手中的销售报表就让她怔住了。

即使将数据递给林朝羽时,她的震惊仍未消退。

怎么了?林朝羽抬眼问道,接过报表。

扫到底部八千万港币的数字后,他平静地将文件放到一旁,神色如常,仿佛早已知晓这个结果。

林董,您不感到意外吗?

这值得惊讶吗?林朝羽的反问让许漫丽一时语塞。

八千万,难道不算惊人吗?

可这是八千万啊!她强调道,现在还是工作时间,主要客流都在晚间。

仅用几个晚上就达成这样的销售额,足以说明现场有多火爆!

在香江,普通市民没有土地,必须工作谋生,因此白天购物者寥寥。

而夜间短短几小时就能创造如此惊人的销售额,这充分证明了年货节的空前成功——林朝羽此举甚至提振了香江低迷的经济。

这样辉煌的成就,当事人却无动于衷。

这时,前来汇报工作的陈琪芸恰好听到对话,不禁惊呼:销售额八千万?这也太夸张了吧?

林朝羽轻轻一笑:“香江经济不景气,根源在于英国撤离带来的影响。

普通市民人心惶惶,谁都不知道明天是否会失业。

这种情况下,谁还有心思消费?但春节不同,这是我们华人最重要的节日。

如果这时候还缩手缩脚,对来年的运势可没好处。

所以销量上涨很正常!接下来几天,数据还会继续攀升。

许秘书,通知王经理,让他盯紧市场,谁敢在这期间涨价,按规矩严惩不贷。”

“明白……”

年货节的销售数据并非秘密。

林朝羽得知后不久,老马登等人也收到了消息。

看到这份数据,他们满脸震惊!

一个地摊集市,卖的都是几十港币的廉价商品,怎么可能有如此惊人的销售额?

难道他们在卖黄金或奢侈品?

还是说林朝羽的年货节火爆到超乎想象?

带着疑惑,老马登吩咐管家备车,亲自前往年货街一探究竟。

到了现场,他发现街道虽然热闹,但远谈不上火爆。

奇怪!

他走到一个摊位前,用生硬的汉语问道:“老板,生意不错嘛,这件衣服多少钱?”

“四十五港币。”

“价格还行,给我拿一件。”

付完钱,老马登又问:“你们在这儿摆摊,真的能赚钱?”

“当然!昨天一天的营业额抵得上店铺两个月的销量,你说火不火?”

“什么?两个月?”

老马登一脸错愕,指着眼前的摊位:“就昨天一天,卖了两个月的量?可我看你这儿也没多少顾客啊?”

“现在大家都在上班,等晚上下班后,人就多了。

白天生意也比平时好不少。

先生,还需要别的吗?”

老马登摇摇头离开,又问了其他几家商户,得到的回答大同小异。

也就是说,白天生意普通,但晚上短短几小时,竟创造了八千万销售额!

这……

简直难以置信!

老马登觉得他们在夸大其词,决定晚上再来看看。

当晚九点他抵达时,终于确信那八千万的销售额绝非虚报。

整条长约一公里、宽二十多米的街道,竟被人潮塞得水泄不通。

四面八方仍有源源不断的人群涌入,这般盛况,他生平首见。

第三天,各大报纸竞相报道此事。

香江全城沸腾!

“太夸张了吧?我还没来得及加入购物大军,人家居然卖断货了!这购买力得多恐怖?难道我要错失良机?不行,今晚必须去抢购,否则购物券过期就亏大了!”

“白天也有人买吗?如果全挤在晚上,每人得花多少钱?原来大家都这么有钱,平时装什么穷啊!”

“你没看到现场,简直疯狂!体格差的人根本挤不进去,更别说购物。

听说商场也能用购物券,虽然贵点但人少,还有空调。

要不晚上去商场?”

“你们到底有多少购物券?我刚发现自己有两千块额度,都不知道该买什么才能用完。”

“喂,别在这儿炫富啊……”

市民们议论纷纷,许多人担心轮到自己时商家早已无货可卖。

当晚,大批人涌向家附近的年货街,发现整条街布置得井井有条,商品琳琅满目,甚至还有小吃摊——可惜座位全满,食客身旁堆满购物袋,场面火爆至极。

无人料到,次日销售额直接冲破一亿一千万港币,再创新高!

许多商户库存售罄,连积压多年的旧货都被抢购一空。

临时补货根本来不及,唯有林朝羽旗下的商品储备充足,货车在街外随时待命补货。

商户赚得盆满钵满,持券市民则自觉捡了大便宜。

这场双赢的狂欢,远胜单纯的折扣促销。

青山集团的家电产品最初并未获得市场青睐。

由于设计普通且噪音较大,与日本、德国的产品差距明显,销量一直不尽如人意。

但如今推出折扣优惠,并支持购物券抵扣,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家电价格直降数百港币,部分甚至优惠高达一千港币。

面对如此实惠的价格,消费者觉得噪音稍大也无妨,只要性能可靠即可。

此外,青山集团能提供如今的低价,并在春节期间让利消费者,全赖林朝羽在背后的支持。

许多人因此选择支持国货。

另一大优势是青山集团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省去了额外运费和搬运的麻烦。

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产品销量连日攀升。

年货节的火爆导致其他店铺门可罗雀。

许多店铺一天仅有零星顾客光顾,而他们进店后第一句话便是询问是否接受购物券。

若不能用券,顾客转身就走。

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华人商铺,连英资店铺同样冷清。

和记洋行的销售额跌至谷底,日均不足十万港币,与平日百万港币的业绩相比堪称断崖式下跌。

年货节的冲击令祁德尊震怒不已。

他质问总经理:“年货节仅限五处场地,而我们的店铺遍布全港,数量近百。

顾客为何舍近求远,去选购地摊货?难道他们不知道地摊品质低劣?”

总经理低头沉默,无言以对。

稍稍冷静后,祁德尊压低声音问道:“有没有解决办法?”

然而,此时已无计可施。

闹事或破坏年货街只会引火烧身,临时仿效设立促销街也来不及。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等待春节过后,再寻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