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拘留室的门被推开。
胡应龙抬头一看,竟是熟人周子博。
周子博面带微笑,语气轻快:“胡先生,真巧,咱们这么快又见面了!”
胡应龙死死盯着他,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喷涌而出。
周子博却从容不迫:“关于您动手殴打我雇主杨再旺先生的事,我们得好好谈谈。”
“什么?我打他?”胡应龙指着自己的鼻子怒吼,“你搞没搞错?到底是谁打谁?!”
周子博面不改色:“法律上,确实是您的脸先撞上杨再旺先生的拳头,所以是您先动的手。”
“放 屁!”胡应龙暴跳如雷,攥紧拳头就要挥过去。
谁知周子博竟主动凑近,摆出一副“有本事你打”的挑衅表情。
胡应龙拳头悬在半空,硬生生忍住——这一拳下去,怕是又得赔五十万。
他强压怒火,咬牙道:“你想怎样?”
周子博笑道:“杨先生伤得不重,我们愿意和解。
但若您继续纠缠,我们不介意奉陪到底。
伤残鉴定嘛,容易得很。”
胡应龙胸口发闷,憋屈至极。
周子博见状,作势转身:“看来胡先生需要三天考虑……”
“等等!”胡应龙一哆嗦,想起差佬的手段,浑身发颤,“我私了!现在就私了!”
周子博满意地点头,递过一份文件:“明智之举。
请签了这份谅解书吧。
”
行,行!我签,我这就签!
胡应龙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眼神阴冷:你给我等着,你们全都给我记住,风水轮流转......
周子博抬手打断他,依旧面带笑意:胡先生,这话您刚才说过了。
等三十年到了河西,您再来找我聊吧!
胡应龙攥紧钢笔,在纸上狠狠划下签名。
耻辱、不甘像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心,他暗自发誓迟早要把林朝羽踩进泥里,让对方尝尝自己的怒火。
周子博收好文件,轻飘飘丢下一句:胡先生,好自为之。
转身便走。
哐!
胡应龙双拳砸在桌面,整张脸扭曲着——如今连林朝羽的律师都能随意拿捏他,这该死的世道! ,逼得老实人走投无路。
《香江市民之声》节目筹备现场
控制你的脾气!我的事不用你们插手。
林朝羽皱眉盯着杨再旺,你们的任务就是抓好生产,需要帮忙我自然会开口。
可那胡应龙当初开厂没钱,是您给的贷款!连厂房租金都准他赊账,生意还是您介绍的!杨再旺涨红了脸,这忘恩负义的畜生竟敢在报纸上抹黑您!
发泄完了?林朝羽敲敲桌面,拳头能解决问题?真要闹出事,谁保得住你?他忽然压低声音,莽撞只会打乱我的安排。
杨再旺一愣,赶紧点头:您说得对,我以后绝对不冲动!
准备接受电视台采访。
采、采访我?杨再旺结巴起来。
问什么答什么。
林朝羽拍拍他肩膀,自然点就行。
明白!我肯定只说您的好话!
后来杨再旺才发现,对着镜头说话竟意外地有趣。
剪辑好的内容很快呈现在林朝羽面前。
对于这类访谈节目,林朝羽前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刻他正以专业的视角进行分析。
“需要安排两位主持人,他们的作用是引导话题,确保讨论方向符合我们的需求。”
“其次要注重剪辑,加入杨再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片段,不要太过刻板,要展现真实、接地气的一面。”
“另外,重点突出他的性格特点,比如重义气、偶尔冲动等等。”
林朝羽每说一点,一旁的刘长福便飞快记录下来。
“明白,林先生,我马上安排,一定把节目做到让您满意!”刘长福迅速回应。
“再准备一份样片,完成后给我过目。
”林朝羽补充道,“不用着急,我们可以慢慢打磨。”
与此同时,《明报》刊登了金镛的社评,再次提及胡应龙被杨再旺殴打,随后又遭周子博威胁的事件。
胡应龙这次没有夸大其词,因为事实本身已足够荒谬——哪有人的脸主动去撞别 头的道理?
金镛更是嘲讽道:“我从未见过如此‘奇功’,连我的武侠小说里都没写过用脸攻击拳头的招式,莫非胡应龙先生练就了某种绝世神功?”
浪澄湾工业区内,杨再旺看到报道后怒火中烧。
“胡应龙练的是什么功夫?我看是‘铁脸神功’吧,脸皮厚得刀枪不入!”
“林先生宽宏大量,不跟金镛计较,换作是我,早把这家伙扔进海里喂鱼了!”
“他笔下写的侠客个个为国为民,怎么现实中只会替胡应龙这种货色说话?”
工友们同样义愤填膺,想到林朝羽为大家带来的种种好处,如今却遭人诋毁,个个咬牙切齿。
“杨哥,要不咱们再去教训胡应龙一顿,让他彻底闭嘴!”有人忍不住提议,“上次就是下手太轻,这次得让他长记性!”
杨再旺虽然性子急,但想到林朝羽的叮嘱,还是压住了火气:“别冲动,好好干活,这事儿到此为止。”
“难道就这么算了?”有人不甘心地问。
并非如此,林先生制作了一档名为《香江市民之声》的电视节目,或许我们可以关注一下,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杨再旺思索片刻后说道:林先生特意嘱咐过,行事需谨慎。
《香江市民之声》?
在场有人疑惑发问:这是什么节目?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只听林先生说要制作一档电视节目,让我参与拍摄了些采访片段。
杨再旺缓缓解释道:晚上七点半,我们可以一起看看。
与此同时,各家电视馆都在大力宣传这档节目。
当晚七点半,电视台推出半小时免费观看时段,机会难得。
这个时间段,除了少数加班人员,大多数市民都已下班,正好可以聚在一起观看。
通常七点半要么重播旧节目,要么等到八点才播电视剧,这突如其来的免费时段立即吸引了大量观众。
当电视机画面亮起时,观众们听到了熟悉的播报声。
这是林朝羽效仿后世知名新闻节目的风格打造的,从主持人到采访对象都如出一辙。
可以说除了节目名称不同外,其他方面都高度相似。
片头画面中闪过一份《明报》,上面刊登着引人注目的内容:林某人从未见识过如此神奇的功夫,即便在我的武侠小说中也未曾描写过用脸部攻击对方拳头的招式。
想来,胡应龙先生必定修炼了某种绝世神功吧。
片头过后,节目正式开始。
主要内容是对杨再旺的专访。
其实许多香江市民对这类新闻节目并不感兴趣,觉得内容枯燥乏味。
但此刻闲着也是闲着,免费观看的半小时节目不看白不看,于是观众们继续留在电视机前。
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个节目别具一格。
节目以普通打工者杨再旺的视角切入,讲述了一个老实本分的打工人的故事。
九龙塘某处,胡应龙正用冰块敷着红肿的眼眶。
他心中怒火中烧:杨再旺这个混账东西竟敢动手打自己?简直是无法无天,谁给他的胆子敢与自己作对?
就在这时,胡应龙的电话突然响起。
来电显示是他的好友向东来。
“阿来,怎么了?”胡应龙不耐烦地问道。
“胡哥,快开电视!”向东来急切地说,“电视上正在放关于你的内容!”
“什么?”胡应龙愣了一下,“关于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