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赛马(1 / 2)

四大洋行如日中天,华人资本充其量只能捡些残羹冷炙。

除了少数老牌家族,他们根本挤不进香岛的核心商圈,最多也就搞搞房地产生意。

两人闲聊间,言辞间满是对即将成立的远东交易所的不屑。

话题很快从股市转到赛马,在他们眼中,华人根本不具备与英资抗衡的实力。

然而,无论钮壁坚和祁德尊如何轻视远东交易所,它的筹备工作仍在稳步推进。

不久后,远东交易所正式成立,全称远东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

林朝羽持股51%,剩余49%由同舟共济互助会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股份由全体会员共有,暂由李福兆代持。

显然,远东交易所的实际掌控者是林朝羽与李福兆。

林朝羽的意图很明确——必须掌握绝对话语权,否则意见纷纭难成大事。

消息一出,香江市民反响热烈。

随后,位于铜锣湾中环的远东交易所正式挂牌,标志着华人自己的证券交易所诞生,瞬间成为全城焦点。

众人不禁好奇:第一家在此上市的企业会是谁?

远东交易所落成后,林朝羽率先将向笛实业推向市场。

最紧张的莫过于罗向笛,他不确定上市后股价表现如何,是否会跌破发行价。

总体而言,同舟共济互助会对远东交易所仍缺乏足够信心。

即便公司上市,能否吸引足够的投资者认购仍是未知数。

远东交易所与香江证券交易所相比,差距悬殊。

一个是新兴市场,另一个则拥有几十年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

尽管如此,林朝羽仍在《大明报》上开设了经济专栏。

一方面深入介绍远东交易所,另一方面重点推介向笛实业。

然而,除了《大明报》,其他媒体普遍对远东交易所持悲观态度,其中《明报》最为激进。

近几年,但凡涉及青山集团的负面报道,大多出自《明报》之手。

相比之下,《星岛日报》与林朝羽关系良好。

胡仙加入了同舟共济互助会,虽不必依赖林朝羽维持销量,但有这样的大佬支持何乐而不为?

对于《明报》的持续攻击,林朝羽并未放在心上。

他不可能因为几句批评就让对方彻底消失,何况香江也不可能只有赞美他的声音。

不过,林朝羽也不是忍气吞声的主。

他在报纸上直接称金镛为“金裤子”,甚至《星岛日报》也跟风使用这一称呼。

如今,“金裤子”这个绰号已牢牢扣在金镛头上。

这次《明报》再度猛烈抨击林朝羽,声称远东交易所纯属笑话,华人在这方面远不如英国人,甚至质疑林朝羽是否真的理解股票交易。

整篇文章充满情绪化言论,足见金镛对林朝羽的敌意。

双方的口水战愈演愈烈。

随后,在一次宴会上,怡和洋行大班钮壁坚也公开表态:

“华人真的懂股票交易所吗?”

“不如先让他们搞清楚股票是什么!”

“远东交易所注定失败,香江有证券交易所就够了。

钮壁坚的言论立刻成为各大媒体抨击远东交易所的依据。

此前他运作怡和洋行在港上市时就趁机大赚一笔,因此他所说的话自然分量十足。

尽管同舟共济互助会本身信心不足,但仍希望能开个好头,此刻也是憋着一股劲。

看到钮壁坚的言论后,众人心中不免蒙上一层阴影。

香江,九龙湾工业区

九龙湾轮胎

这是林朝羽投资的轮胎生产基地,部分塑胶花厂的员工被调配至此。

该工厂不仅为自家摩托车供应轮胎,林朝羽还带领团队前往日本,希望丰田、马自达等车企采购他们的产品。

此外,他还全力进军欧美市场。

林朝羽的目标是在香江打造最大的轮胎生产基地,专注于优质、高性能轮胎,未来还可用于自家汽车。

此刻,工人们正休息闲聊。

“股票是什么东西?”看完《青山日报》后,一群工人开始讨论起来。

“股票就相当于虚拟股权!”乔洪解释道:“像我手里就有工厂的虚拟股权,每年都能分红。”

“那我要是买了股票,是不是也能拿向笛实业的分红?”

“看这儿,报上写着呢——股票分红是上市公司给股东的投资回报,公司根据盈利和持股比例发放红利,一般半年或一年分一次。

”乔洪指着报纸说道。

“还能买卖交易,一块钱买进,要是行情好涨到两块,转手就能赚!”

工人忍不住问:“真有这么神?能赚钱吗?”

“那当然了!”乔洪信心满满,“这可是林绅士推的上市公司,差不了!别的不管,我肯定要买!”

工人想了想,咬牙道:“老乔,你要去买可得带上我!”

乔洪点头:“放心,一定叫你!”

向笛实业上市的消息迅速传遍香江。

但多数股民仍持观望态度,毕竟远东交易所刚成立,前景未明。

加上钮壁坚的嘲讽,谨慎的人不在少数。

没事的!

林朝羽微笑着对罗向笛说:这可是香江,永远都是咱们华人的地盘,要对自已有信心!

罗向笛咽了咽口水,点头道:有林先生您的支持,我相信绝对没问题!

林朝羽轻轻一笑:别紧张,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我们需要的就是耐心等待。

时间到了,去敲钟吧!

罗向笛此刻确实非常忐忑。

这个年代自然不能像后世那样通过电脑直接交易,必须亲自到股票交易所操作。

发行价定为3.70港元,股票代码001.Yd,这个Yd代表着远东集团。

此次上市,向笛公司以每股3.70港元的价格发行了1亿股,计划募集八千万港元资金。

然而开盘后,交易所里却显得冷冷清清。

与香江证券交易所相比,远东交易所的人气明显不足,前来交易的股民寥寥无几。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还是有零星的股民开始进场购买。

林先生,您说会不会跌破发行价?罗向笛忍不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