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羽猜测,汇丰银行在背后推波助澜,否则以恒生的信誉不至于如此。
最终,汇丰银行以5100万港元收购恒生51%股权,随后增持至62.14%,成为最大受益者。
这场 中,受冲击的多是华资银行。
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汇丰专注金融业务,而华资银行却将储户存款投入房地产,导致资金周转不灵,挤兑危机自然爆发。
汇丰只是点燃了 ,华资银行的隐患早已埋下,区别只在于最终谁会是最大赢家。
李嘉成曾向廖宝珊借款。
林朝羽清楚,一旦廖创兴银行遭遇挤兑,李嘉成的资产将如何被处置。
狗咬狗,一嘴毛。
此刻的林朝羽正抱着看好戏的心态。
若能准备充足资金,待1965年华资银行危机大规模爆发时,或许能趁虚而入。
他在心中盘算着。
香江市场固然重要,但区区三百万人口终究有限。
马来国、印西国、岛国才是真正的利润来源。
东南亚国家消费力虽弱,但生活必需品和医药需求稳定。
岛国消费能力更强,也是他的重要目标。
制造业才是他的主攻方向。
此次与伊沢健太郎的交易仍沿用之前与李嘉成的定价,并未下调1.2元。
首批塑胶花交付后,伊沢健太郎又追加了新订单。
如今,林朝羽的塑胶花技术不断升级,成本更低,质量更优。
伊沢健太郎再次为林朝羽送来新订单,这批塑胶玩具原计划由李嘉成负责生产,如今却转到了林朝羽手中。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伊沢健太郎终于想通——既然林朝羽愿意支付百分之一的交易额作为回报,自己何不借此谋取更多利益?港币与英镑可自由兑换,先将资金转为英镑再换成美元,但林朝羽给予的却是沉甸甸的金条。
耀眼的光芒令伊沢健太郎目眩神迷,生活逐渐宽裕起来。
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谨慎作风,行事小心以避免留下任何把柄。
林朝羽适时调整了与伊沢健太郎的分成方式,提议从按营业额计算改为按利润分配。
某些塑胶玩具利润微薄,经过坦诚沟通后,伊沢健太郎接受了这一改变。
双方的合作关系因此更加紧密,林朝羽在香江塑胶市场的地位也愈发稳固,几乎难觅对手。
与此同时,长江塑胶厂内,李嘉成正深陷焦虑。
他的塑胶花生意急剧下滑,订单寥寥无几。
摆在面前的选择并不乐观:采用新技术会导致产品褪色,而沿用旧技术则成本高昂,经销商们自然更倾向于价格更具竞争力的林朝羽。
即便李嘉成曾借钱给合作伙伴,对方退款后却未继续支持他的生意。
虽然早有预料,但现实仍让他倍感失望。
商场如战场,利益永远是首要考量,其他都是空谈。
世态炎凉之感油然而生,李嘉成甚至开始质疑舅父的观念是否已然过时——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诚信又有何用?
这天,陈秘书带来最新消息:林朝羽的塑胶花价格上涨了五毛钱。
尽管如此,订单量依旧稳定,毕竟香江已无真正能与之抗衡的竞争对手,连李嘉成也难以企及。
是否该放弃塑胶花生意了?李嘉成内心开始动摇。
继续维持工厂运转只会徒增人工成本,与其耗费资金,不如果断关闭塑胶花生产线。
在过去四年里,李嘉诚确实通过塑胶花生意赚取了可观的利润。
但当形势转变时,他同样能够果断止损。
就像壁虎断尾求生一样,必要的牺牲在所难免。
陈秘书!
李嘉诚沉声吩咐:立即清空我们所有的橡胶库存,同时着手处理生产设备的转让事宜。
陈秘书面露惊讶:董事长,您这是要...
李嘉诚坚定地摇头:塑胶花产业已经难以为继,继续坚持只会造成更大损失。
陈秘书仍试图劝说:要不要再观望一段时间?
不必考虑!
李嘉诚决策向来雷厉风行:集中精力做好北角的项目,塑胶厂设备尽快脱手。
陈秘书不再多言。
然而几天后,陈秘书带回的消息令李嘉诚颇为不快。
唯一有意收购设备的买家竟是林朝羽,而且对方将价格压得极低。
如今香江仍在经营塑胶花的仅剩林朝羽一家,其他厂商早已在价格战中倒闭。
除了卖给林朝羽,别无选择。
李嘉诚沉吟片刻后决断道:既然他要买,我们就卖,能收回多少成本算多少。
......
没想到他这么快就退出塑胶花市场了。
听着下属汇报,林朝羽微笑道:还以为会多坚持一阵子。
身旁的王荣分析道:越是拖延亏损越大,及时止损反而是明智之举。
林朝羽颔首:比起张家的固执,他确实更懂得审时度势。
当初张家若能及时收手,也不至于落得那般境地。
王荣深表赞同。
他要卖我们就买,正好扩大生产规模。
林朝羽继续指示:那些熟练工人也可以一并接收。
王荣立即回应:我这就安排。
设备转让和橡胶库存清理让李嘉诚回笼了百余万港币资金,他随即全力投入房地产事业。
而林朝羽则几乎垄断了香港、东南亚乃至日本的塑胶花产业。
李嘉成的退出,标志着他彻底离开了塑胶花行业。
既然无法竞争,干脆选择放弃。
而林朝羽则毫不客气,李嘉成一撤退,他立刻抬价。
买不买随意,如今整个香江,能提供塑胶花的只有他林朝羽一家。
“伊沢健太郎先生,你觉得如何?”
此刻,摆在伊沢健太郎面前的是一只熊,确切地说,是一只完全由塑胶花编织而成的小熊。
这是林朝羽借鉴前世见过的一款花艺熊,不过当时用的是永生花,现在改用塑胶花制作。
之前有位小明星缠着要买,花了他两万块。
如今,林朝羽干脆用塑胶花复刻了一款玩具。
在他眼里,塑胶花小熊和永生花版本并无差别,后续再找专业人士优化设计即可。
“这是林先生的新作品?”伊沢健太郎饶有兴趣地问道。
“没错!”林朝羽点头,“感觉怎么样?”
“销量如何?定价多少?”
林朝羽伸出五指,微微一笑。
“五十?”伊沢健太郎猜测。
“五千!”
“当然,这是零售价。
我的建议是,伊沢健太郎先生可以先将这批货带到日本试销,看看市场反应。
如果反响好,我们再扩大合作。”
伊沢健太郎本想拒绝,但近期从林朝羽这里获利颇丰,不便推辞,便点头答应:“好,我试试。”
“此外……”林朝羽示意助手搬来一个礼盒,递给伊沢健太郎,“看得出您很疼爱夫人,这个更大的花熊送给您,希望您的妻子喜欢。”
“林先生费心了。
”伊沢健太郎致谢。
这款塑胶花熊是林朝羽的突发奇想。
鲜花未必只能保持原貌,也能组合成新造型。
先让松坂屋试水,销量好就全力投产。
林朝羽还为玩具注册了专属品牌——朝皇玩具。
标志也从“林”字改为“皇”字。
他的目标不是代工,而是打造自己的品牌。
在塑胶花之外,各类小说和漫画的周边产品也层出不穷,比如以林冲为原型的林青山手办。
这些本土化的小玩意在香江市场颇受欢迎,但林朝羽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他始终认为香江市场太过局限,必须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