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给获得感:用酒食、衣物奖励勤劳的百姓,让百姓知道“好好干活能得到认可和好处”;
3.给情感认同:亲自下乡查看庄稼、拜访农户,用真诚的态度让百姓感受到被重视。
这就像现在偏远乡村招引村民返乡,光靠政策宣讲没用,不如给返乡者提供创业补贴(免赋税)、表彰致富带头人(给奖励),让村民看到“返乡有奔头”,自然愿意回来。
二、核心启示:遇“没人愿意干”的事,别靠施压,要“给甜头+给认可”
张全义的思路放到现在也超实用,比如这些场景:
- 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招不到志愿者,别只靠喊口号。可以像张全义那样,给志愿者发“服务积分”(对应免赋税),积分能换生活用品;定期表彰优秀志愿者(对应赏衣物),让大家觉得“干活有意义、有回报”,自然有人愿意来;
- 企业员工激励:员工干活没干劲,别只靠扣绩效。可以设立“业绩之星”“创新奖”(对应奖麦蚕),获奖员工不仅有奖金,还能得到老板亲自表扬(对应张全义上门拜访),让员工感受到“努力被看见、付出有价值”,干劲自然会提上来;
- 乡村教育振兴:农村学校留不住老师,别只靠强制分配。可以给乡村老师提高补贴(对应免赋税),评选“最美乡村教师”(对应赏茶采),让老师觉得“在农村任教有保障、有荣誉”,自然有人愿意留下。
简单说就是:“想让别人主动干一件事,关键是让他看到‘好处’和‘尊重’。光靠强迫或批评,只会让人反感;给点甜头、给点认可,反而能激发主动性。”
【原文】张全义
东都荐经寇乱,其民不满百户。张全义为河南尹,选麾下十八人材器可任者,人给一旗一榜,谓之“屯将”,使诣十八县故墟落中,植旗张榜,招怀流散。劝之树艺,蠲其租税;唯杀人者死,余俱笞杖而已。由是民归如市。数年之后,渐复旧规。
全义每见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蚕、麦善收者,或亲至其家,悉呼出老幼,赐以茶采衣物。民间言:“张公不喜声妓,独见佳麦良蚕乃笑耳!”由是民竟耕蚕,遂成富庶。
全义起于群盗,乃其为政,虽良吏不及。彼吏而盗者,不愧死耶!全义一笑而民劝,今则百怒而民不威,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