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229章 明智之一《知微》23 卓敬

第229章 明智之一《知微》23 卓敬(1 / 2)

卓敬:隐患要早除,别被“亲情\/关系”绑住手脚

明朝建文初年,燕王朱棣来京城朝见,户部侍郎卓敬偷偷上奏说:“燕王的智谋远超常人,和先帝(朱元璋)太像了。北平那地方,是军事要地,金朝、元朝都是从那儿起家的。应该把燕王迁到南昌去,这样才能断绝灾祸的根源。”

他还补充:“事情没发生却有苗头,这是‘征兆’;根据形势做决断,这是‘时机’。没有足够的魄力,没法斩断隐患;没有足够的眼光,没法看清征兆。”建文帝看到奏折后特别吃惊。

第二天,建文帝对卓敬说:“燕王是我的亲叔叔,骨肉至亲,你怎么能说这种话!”卓敬回答:“隋炀帝杨广和隋文帝杨坚,不也是父子吗?(杨坚还不是被杨广夺权)”

冯梦龙点评:齐泰、黄子澄这些大臣没这高见,要是卓敬的建议真被采纳,朱棣哪有理由发动“靖难之役”!

当时朝廷里,齐泰、黄子澄这些主要大臣,都没提出过这么关键的建议。要是建文帝真听了卓敬的话,把燕王从北平迁走,削弱他的势力,后来朱棣就算想造反,也找不到“清君侧”的借口,更没有北平这个根据地,“靖难之役”根本就发动不起来。

卓敬的智慧,在于看透“权力面前,亲情可能靠不住”,更能看清“北平+燕王”的组合藏着多大风险。他没被“骨肉至亲”的表面关系迷惑,直接点出“迁走燕王”这个解决隐患的关键,可惜建文帝优柔寡断,错过了时机。

生活里遇到“关系好但有隐患”的人和事,别总想着“碍于情面”而不处理;职场上发现“看似安全但藏风险”的情况,也别抱有侥幸心理。该断的时候要果断,不然小隐患早晚变成大麻烦。

【管理智慧】

一、卓敬的“超前预警逻辑”:不看“表面亲情”,只盯“人和地的双风险”

卓敬没瞎猜,他的预警全靠两个“藏不住的风险点”,放到现在看也超有道理:

1.看“人”:野心藏在“能力和像老领导”里

卓敬说朱棣“智虑绝人,酷类先帝”,不是夸他,是点出“这人有当老大的潜力,还跟开国皇帝一个路子”——这种人要是手里有资源,早晚要搞事。就像现在职场里,某个同事能力超强,还总模仿老板的做事风格,私下又爱拉拢人,这时候就得警惕:他不是“努力上进”,是有“取而代之”的野心。

2.看“地”:核心资源地是“祸根温床”

北平是“强干之地”,有兵有粮有地理优势,就像现在公司里的“核心业务线”“大客户资源池”——要是让有野心的人攥着这些,他很容易以此为根基,慢慢壮大自己的势力,最后脱离掌控。卓敬建议迁南昌,就是想把朱棣从“核心资源地”挪到“非核心区域”,断了他的根基。

当代案例1:职场“野心同事攥核心业务,有人预警却被怼,最后带走客户自立门户”

小周在一家做企业软件的公司上班,负责核心的“制造业客户线”的李经理,是老板的老部下,能力强但特别“独”:客户资料全自己管,团队成员只让干杂活,还总跟客户说“有事直接找我,公司流程慢”。

小周看出不对劲,偷偷跟老板说:“李经理把核心客户攥得太死,还总绕开公司流程,不如把他调到‘政务客户线’(非核心),把制造业客户分给团队管,免得他以后搞事。”老板却骂小周:“李是我最信任的人,你别挑拨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