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不争“座位”争“主动权”,才是真清醒!
王阳明(王守仁)活捉叛贼朱宸濠后,江彬等人这才赶到。他们一来就散布谣言诬陷王阳明,王阳明却完全不在意。
初次见面时,江彬一伙人事先在旁边设了座位,想让王阳明坐那里,自己则占据主位。王阳明假装没看懂他们的心思,径直走到主位坐下,还把旁边原本给江彬他们准备的座位挪到了下位。江彬等人立刻说出难听的话,王阳明却用日常社交的礼貌态度,平静地跟他们讲道理。后来又有人帮王阳明解围,江彬一伙人才不情愿地坐到了下位。
王阳明不是真要争一个座位,而是担心一旦接受了江彬他们安排的“从属位置”,就会被他们牵制。往后处理平叛后续的事,所有主动权都会落到江彬手里,自己想做什么都没法自主了。(边批:这眼光太长远了!)
【管理智慧】
一、王阳明的“抢位逻辑”:不是争面子,是保“做事的话语权”
王阳明敢跟江彬硬刚抢主位,绝不是“小心眼、爱摆谱”,而是精准掐住了“职场\/官场的潜规则——座位背后是话语权,第一步妥协,后面就会步步被动”。江彬他们想靠“让偏席”拿捏他,本质是想抢“平叛后续事宜的主导权”,王阳明要是认了,后续就得被牵着鼻子走,啥正经事也干不成。
核心逻辑:“座位”是表象,“能不能说了算”才是关键
在江彬眼里,“让王阳明坐偏席”是“立规矩”:你只是个地方官,我们是皇帝身边的人,得听我们的;但在王阳明眼里,“坐主位”是“保底线”:平叛是我牵头干的,怎么收尾得按我的来,要是听你们瞎折腾,百姓得遭殃,朝廷也得乱。这就像现在职场里,项目是你牵头做的,突然来个“空降领导”想抢功劳,故意让你坐旁边听他指挥——你要是坐了旁边,后续改方案、报功劳,都得听他的,之前的心血很可能白付。
二、当代“王阳明式保权”案例:不妥协“表面规矩”,守住做事的话语权
王阳明这种“关键节点不妥协,保话语权好办事”的思路,现在不管是职场项目、团队管理,还是合作对接,用好了都能“避免被拿捏,顺利推进事”——比“忍一时风平浪静”的老好人,少踩太多“被抢功、被瞎指挥”的坑。
案例1:项目组长拒坐“偏席”,保住半年心血不被瞎改
某互联网公司的小李,牵头做了半年的“社区电商用户增长项目”,从方案设计到落地测试,全是他和团队熬出来的,眼看就要出成果。总部突然派来个王总监,说是“协助推进项目”,实则想抢功劳(业内叫“摘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