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核心逻辑:王旦的“防坑”,从来不是针对人,是针对“风险漏洞”
不管是对周怀政“不私聊”,还是对刘承规“拒封官”,王旦都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盯着“风险点”:
私交的风险是“牵连”,所以用“公开接触”堵;
破例的风险是“效仿”,所以用“坚决拒绝”堵。
这就像现在职场里,有人找你“私下透个标底”,你拒绝不是“不给面子”,是怕“以后被查连带责任”;有人求你“特殊批个报销”,你拒绝不是“小气”,是怕“其他人都学样,财务制度崩了”——防的不是人,是背后的坑。
四、核心启示:想在职场\/企业避坑,记住王旦的2个“不犯傻”
王旦的智慧,说到底就是“不犯傻搞私交,不犯傻开先例”——这两点不管是对普通员工,还是对管理者,都能用得上:
1.不犯傻“跟高风险的人搞私交”:公开办事,不留私人把柄
遇到“站队派领导”“有争议的同事”“靠近权力核心的人”,别想着“拉关系、抱大腿”,尽量在公开场合对接,聊天只谈工作,不聊私事、不吐槽他人。万一对方翻车,你也能因为“没私交”全身而退。
2.不犯傻“为人情开制度先例”:要么按规矩来,要么找替代方案
有人求“特殊待遇”(晋升、加薪、报销),别轻易说“行”,先想“这会让其他人怎么想?制度会不会被打破?”。要是觉得对方确实值得补偿,就找“不破坏制度”的替代方案——比如老吴要主管头衔,就给“荣誉员工”;刘承规要节度使,就给其他物质奖励,既顾了人情,又没破规矩。
【原文】王旦
王旦为兖州景灵宫朝修使,内臣周怀政偕行。或乘间请见,旦必俟从者尽至,冠带出见于堂皇,白事而退。后怀政以事败,方知旦远虑。内臣刘承规以忠谨得幸,病且死,求为节度使。帝语旦曰:“承规待此以瞑目。”旦执不可,曰:“他日将有求为枢密使者,奈何?”遂止。自是内臣官不过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