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客服反馈的“客户异常咨询”,他能判断“这是骗子在试探”;
还帮公司做了套“骗子套路手册”,教客服和客户怎么识别。
入职半年,公司的诈骗损失直接降了80%,老陈还帮警察提供了3个诈骗团伙的线索——这就是魏元忠“用小偷防小偷”的现代版:骗子最懂骗子,前诈骗犯反欺诈,比谁都专业。
三、评注延伸:别笑“鸡鸣狗盗”没用,关键时刻“专业对口”才是王
评注里冯梦龙说“俗儒笑孟尝君用鸡鸣狗盗,却不知道那时候离了这些人,孟尝君根本跑不了”——这跟魏元忠用小偷是一个道理:很多人觉得“特殊经历的人登不上台面”,但遇到特定问题,这些人的“特殊技能”反而最管用。
所谓“用人”,不是找“最完美的人”,而是找“最能解决问题的人”——标签不重要,能不能干活才重要。
四、核心启示:启用“特殊人才”,记住这3个关键点
魏元忠的故事告诉我们,“特殊人才”不是不能用,而是要会用。不管是企业招人,还是社区做事,想用好这类人,记住三点:
1.先看“能不能用”,再看“有什么标签”
遇到问题时,别先想“这个人有前科\/没学历\/没经验”,先想“他有没有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本事”——小偷懂防偷,前诈骗犯懂反欺诈,这些本事比“没前科”“高学历”更实用。
2.给足“信任”,也要划清“底线”
魏元忠跟小偷共食宿,是给信任;但如果小偷敢再偷,肯定会严惩——信任是为了让他好好干,底线是为了不让他再犯错。就像公司用前诈骗犯,要信任他的反欺诈能力,但也要明确“不能泄露客户信息”“不能再碰诈骗”,一旦越线就开除。
3.帮他“撕掉标签”,让他有归属感
小偷怕别人看不起——想让他好好干,就得帮他撕掉负面标签。魏元忠让小偷穿好衣服,是在帮他建立自信,让他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
【原文】魏元忠
唐高宗幸东都时,关中饥谨。上虑道路多草窃,命监察御史魏元忠检校车驾前后。元忠受诏,即阅视赤县狱,得盗一人,神采语言异于众。(边批:具眼。)命释桎梏,袭冠带,乘驿以从,与人共食宿,托以诘盗。其人笑而许之,比反东都,士马万数,不亡一钱。
(评:因材任能,盗皆作使,俗儒以鸡鸣狗盗之雄笑田文,不知尔时舍鸡鸣狗盗都用不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