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15章 上智之一《见大》14 柳玭

第15章 上智之一《见大》14 柳玭(1 / 2)

柳玭:古代“正向引导天花板”

柳玭因被贬官去了泸州当太守。当地渝州有个叫牟磨的秀才,是都校(相当于现在的军区校尉)牟居厚的儿子,这人写文章的水平其实不高,却拿着自己的习作来拜访柳玭。

柳玭没说“你写得一般”,反而从头到尾都在使劲夸,又是说“有灵气”,又是说“进步空间大”,把牟磨夸得满脸通红。柳玭的子弟们看不下去了,私下说:“爹,您也夸得太过分了,他那文采明明很普通啊!”

柳玭却不这么想:“巴蜀这地方多的是豪爽敢闯的人,稍微引导不好就容易走偏。这牟磨是武将家的儿子,别人都觉得他家孩子只会舞刀弄枪,他却偏偏喜欢读书写文章——这多难得!我要是不使劲鼓励他,他肯定会觉得‘我不是这块料’,说不定就放弃读书,跟着那些江湖人瞎混去了。我现在多夸夸他,大家看到连太守都认可他,他肯定更愿意往‘好好读书’的路上走,这么一来,说不定就能少一两个将来可能闯祸的人,这不是好事吗?”

【管理智慧】

一、柳玭的“夸人逻辑”:不是瞎捧,是“算准了正向引导的价值”

柳玭使劲夸牟磨,不是没眼光,反而把“人心和风险”算得明明白白。他的操作藏着三个“远见思路”,放到现在的教育、社区、职场里,照样戳中“引导人”的核心:

1.不盯“当下水平”,看“向好的可能性”

别人只看到牟磨“文采不高”,柳玭却看到“武将儿子爱读书”这个稀缺点——比起“现在写得好”,“愿意往好的方向走”更珍贵。就像现在看到孩子“成绩差但爱画画”,别骂“画画没用”,反而该鼓励,因为“爱画画”就是他向好的可能性;

2.“鼓励”是“低成本防风险”

柳玭知道,巴蜀多豪士,武将家的孩子要是放弃读书,很容易被“江湖气”带偏,变成“惹事的草贼”。一句夸奖、一点认可,就能让牟磨更坚定“读书路”,比等他走歪了再去管教,成本低多了;

3.用“权威认可”强化“正向选择”

柳玭是太守,他的夸奖不是“普通人的客套”,是“权威背书”。牟磨会觉得“连太守都觉得我能行”,周围人也会高看牟磨一眼,这种“认可感”会推着他继续往好的方向走——就像现在老师给学生的一句“你这方面很有天赋”,能让学生记好几年,一直有动力。

二、当代“柳玭式引导”案例:一句鼓励,真能改变一个人的方向

柳玭“夸秀才防走歪”的逻辑,现在很多老师、社工、管理者都在实践——不轻易否定“潜力股”,反而用正向反馈把人往好的路上拉,效果比批评、打压强10倍。

如老师“夸偏科生”,把“调皮蛋”变成“美术生”; 老板“夸新人”,把“差点辞职的菜鸟”变成“业务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