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9章 上智之一《见大》08 燕昭王

第9章 上智之一《见大》08 燕昭王(1 / 2)

燕昭王:想搞事业?先把“求贤人设”立住

燕昭王问郭隗:“怎么才能把国家搞好啊?”

郭隗直接给了个“臣子等级对照表”:“想当称帝的君主,得把臣子当老师;想当称王的君主,得把臣子当朋友;想当称霸的君主,得把臣子当宾客;要是国家都快不行了,那臣子就只能当‘打工仔’使唤——就看大王你想选哪种。”

燕昭王说:“我想学习搞事业,但没找到靠谱的老师啊!”

郭隗立马接话:“大王要是真打算走‘招贤兴邦’的路子,那我就先帮天下的人才打个样、铺个路!”

于是燕昭王专门给郭隗翻新了宫殿,还像学生对老师一样,恭恭敬敬地对待他。这波操作一出来,还没到三年,苏秦从周国来了,邹衍从齐国来了,乐毅从赵国来了,屈景也从楚国回来了——全是当时的顶尖人才。

冯梦龙点评:郭隗才是“顶级hR”。郭隗太懂怎么吸引人才了,说话做事都透着“大气包容”的大臣范儿,真不愧能当君主的老师。就像刘邦给曾经跟自己不对付的雍齿封侯,一下子就稳住了其他功臣的情绪,没人再抱怨;刘备特意礼遇许靖,让蜀地的人才都心甘情愿来投奔。这俩操作跟燕昭王一样,都是先给足“名声和尊重”,最后实实在在把人才和人心都收了过来。

【管理智慧】

一、郭隗的“人才吸引逻辑”:不是招“一个人”,是造“重视人才的口碑”

燕昭王礼遇郭隗,看似“大材小用”,实则是郭隗算准了“信号效应”——对郭隗好,不是因为郭隗多厉害,而是做给天下人看:“连郭隗都能得到这么高的尊重,你们来肯定更受重视”。这套逻辑拆开来,放到现在的企业招聘、团队建设里,照样戳中“引才”的核心:

1.用“标杆案例”发“人才邀请函”

对郭隗的礼遇,就是燕国的“人才广告”——比喊一百句“我们重视人才”管用。就像现在企业请行业大牛当首席顾问,给高薪资、高自主权,不是只为了这个大牛,更是告诉同行:“我们对人才的诚意,看他就知道”;

2.“给名”是为了“收实”

给郭隗“筑宫、北面事之”,是“给名”(荣誉、尊重);吸引苏秦、乐毅这些能干事的人,是“收实”(真正的强国力量)。就像公司给资深员工“荣誉总监”的头衔,不是虚的,是让新人看到“在这里干有奔头”,最后留下能干活的人;

3.“先付出尊重”比“先谈条件”更能打动人

燕昭王没跟郭隗谈“你先帮我招几个人才,我再给你好处”,而是先给足尊重。就像现在创业公司创始人亲自去挖人,不是一上来就谈薪资,而是先聊“我特别认可你的能力,想跟你一起做件大事”,这种尊重往往比钱更能打动顶尖人才。

二、当代“燕昭王式引才”案例:企业靠“标杆礼遇”,轻松吸引顶尖人才

燕昭王的“招牌策略”,现在很多聪明的企业早就用熟了——不盲目撒钱挖人,而是靠“树立标杆、传递诚意”,让人才主动找上门。

案例:华为“首席科学家”计划,靠“给足空间”引全球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