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回归(1 / 2)

摄政王府,澄瑞轩。

此处本是王府内一处景致清幽的书斋,如今暂作了平儿处理府务之所。

自秦易起事之前,为保全她们,将平儿、晴雯、迎春、香菱等人秘密送往京外别庄安置。

待大局初定,王府整顿完毕,秦易方将她们一一接回。

其中平儿因处事稳妥,最先被接回府中,总揽内务。

轩外几株老桂花开得正盛,馥郁的香气透过雕花木窗弥漫进来,稍稍冲淡了室内因堆积账册文书而产生的沉闷气息。

平儿正坐在紫檀木大案后,纤纤玉指拨弄着算盘,凝神核对这个月的各项开支用度,眉头微蹙,显然有些账目颇为棘手。

忽然,门外传来丫鬟略显急促的禀报声。

“平儿姑娘,王爷回府了!仪仗已过二门,正往这边来呢!”

平儿闻言,连忙放下手中的账册和算盘,起身快步走到一旁的金盆边净了净手。

又对着一旁玻璃水晶镜整理了一下略显松散的鬓发和衣襟。

刚收拾停当,还未走到门口,就听见沉稳而熟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随即门帘被挑起,秦易那高大挺拔的身影便出现在门口。

他虽面带连日操劳的倦色,凤眸之下有淡淡的阴影。

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鹰,顾盼之间自有不容逼视的威仪。

“王爷。”

平儿连忙上前,敛衽行礼,姿态恭谨而柔顺。

秦易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多礼,径直走到主位坐下,立刻有伶俐的丫鬟奉上温度刚好的香茗。

他接过,并未立刻饮用,只是握在手中,目光扫过案上堆积的账册,开口问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府中近来一切可好?可有甚么烦难之事?”

“回王爷的话,”平儿垂首应道。

“府中内外,托王爷洪福,一切尚算安稳。只是……”

她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

“自王爷摄政的消息传开,这府门槛几乎要被踏破了。每日里收到的拜帖、礼单堆积如山,其中不乏一些宗室王府的女眷,甚至还有几位太妃宫里出来的老嬷嬷,话里话外都想探探风声,或者请您关照其族中子侄。这些……都被妾身以王爷初理朝政、日理万机、无暇他顾为由,暂且搪塞回去了。”

秦易闻言,冷哼一声,将茶盏不轻不重地搁在身旁的小几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这些人的鼻子倒是灵光得很,消息传得飞快。不必理会,如今正是非常之时,京城内外耳目混杂,府中一切务必从简,低调行事,莫要授人以柄。”

“是,妾身明白。”

平儿恭顺应下,随即又禀报道。

“晴雯妹妹前日已从城外的云蔚山庄回来了,一路平安,眼下正在后面漪澜苑歇着。她带着烁儿在外这些时日,虽是安稳,却也挂心王爷,如今回来,气色倒好。”

她略顿,继续道:“迎春妹妹和香菱是昨日接回的,舟车劳顿,已安排歇下,如今也都安好。只是湘云那丫头……”

她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怜惜。

“史家出了那样的事,她听闻后,关在房里哭了整整一天,任谁劝也不听,眼睛都肿得像桃儿一般。接她回府时,人还恹恹的。”

秦易揉了揉眉心,语气放缓了些。

“让湘云好生歇着,莫要太过伤神。史家之事,乃其父兄咎由自取,与她一个闺阁女儿家无干。传我的话下去,府中上下,任何人不得因史家之事对湘云稍有怠慢轻视,一切份例照旧,若有违者,严惩不贷。”

“妾身记下了。”

平儿轻声应道,迟疑了片刻,抬眼看了看秦易的神色,方才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道。

“王爷,如今您已贵为摄政王,权倾朝野,威加海内。按朝廷规制,亲王内帷……也该有个明确的章程了,否则长此以往,名分未定,只怕底下人不知分寸,久了难免……会生出些不必要的事端来。”

她这话说得委婉,但意思很清楚。

秦易如今身份不同往日,府里这些女眷的地位需要明确,否则容易引发内斗和混乱。

秦易自然明白她的弦外之音。

他沉吟片刻,目光落在平儿那张温婉而不失精明的脸上,反问道。

“依你之见,该如何安排更为妥当?”

平儿见他没有不悦,心中稍定,谨慎地回答道。

“按《皇室典制》所载,亲王可设侧妃四位,位同从一品诰命。晴雯妹妹虽出身不高,但为王爷诞下长子,功在社稷,于情于理,当居其一。迎春妹妹乃荣国府嫡出小姐,身份尊贵,性情温婉,亦当有一席之位。香菱性子柔顺怯懦,先以庶妃之位待之,日后观其行止再定。至于妾身……”

她说到这里,顿了顿,微微低下头去,声音更轻了几分,“但凭王爷安排,妾身绝无怨言。”

秦易静静听完,手指在座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着,沉思良久,方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