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言,确有道理。名分不定,确实易生事端。不过……”
他话锋一转。
“眼下朝局初定,百废待兴,本王立足未稳,还不是大张旗鼓请封侧妃的时候,以免树大招风,引来更多非议。”
他看向平儿,做出决断。
“这样,府中一应内务,仍由你总揽,晴雯、迎春从旁协助。她们二人的份例、用度、仪仗,皆暗中按侧妃的规格操办,一应供给,不得有误。其余诸女,仍按旧例。待朝中局势彻底稳定,根基牢固之后,再行正式的册封之礼,公告宗人府与天下。”
“是,妾身谨遵王爷吩咐。”
平儿心中暗喜,知道自己这番建议得到了认可。
且自己“总管”的地位依然稳固,却不敢在脸上表露分毫,只是恭顺地应下。
就在这时,外面隐约传来一阵孩子响亮而委屈的啼哭声。
紧接着是晴雯那带着几分焦急和宠溺的、特有的清脆嗓音在柔声哄着。
“哦哦哦,烁儿不哭,烁儿乖,爹爹回来了,一会儿就见着了……”
秦易脸上那惯常的冷硬线条,不由自主地柔和了几分,甚至眼底都泛起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吩咐道。
“去,把烁儿抱来我瞧瞧。”
很快,晴雯便抱着秦烁走了进来。
她今日穿着一身较为正式的藕荷色宫装,发髻梳得一丝不苟,显然是为了迎接秦易归来特意打扮过。
见到端坐于上的秦易,她眼圈顿时就红了,鼻尖一酸,带着哭腔唤道。
“王爷……您可算回来了……”
话语中充满了依赖与委屈,离府别居这些时日的担忧与思念,似乎都在这一声中倾泻出来。
秦易从她手中接过孩子。
小家伙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许是刚哭过,眼圈还红红的,睁着一双酷似秦易的、乌溜溜宛若黑曜石般的大眼睛。
这一刻,仿佛宫闱厮杀的残酷、朝堂博弈的诡谲、权力斗争的冰冷。
都被这纯真无邪的凝视驱散得远远的,心中只余下一片难得的、暖融融的天伦之乐。
“这些日子,辛苦你们母子了。”
秦易抱着沉甸甸的儿子,对眼眶含泪的晴雯温声说道,语气是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和。
“往后就安心在府里住下,缺什么短什么,只管告诉平儿。你的首要之事,便是好生将烁儿抚养长大。”
晴雯用帕子拭着不断涌出的眼泪,连连点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得到消息的迎春和香菱也相携赶来。
她们亦是刚回府不久,见到秦易平安归来,皆是喜形于色,上前见礼时声音都带着哽咽。
就连眼睛依旧红肿、精神萎靡的史湘云,也在丫鬟的搀扶下,强打着精神前来问安,虽然笑容勉强,但礼数周到。
看着眼前这些环肥燕瘦、性情各异的女子,或明艳,或温婉,或天真,或怯懦,秦易那惯常冷硬的心肠,也不由得泛起一丝难得的暖意与平和。
她们,或许是他在这冰冷无情、充满算计与杀戮的权谋世界中,所能拥有的、为数不多的温情与牵挂了。
然而,这份得来不易的宁静与温馨,并未能持续太久。
一阵急促而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周仓那高大健硕的身影出现在轩外,他甚至没有等待通传,便快步走了进来,面色凝重,对着秦易低声道。
“王爷,刚接到密报,南安郡王联合了西宁郡王、东平郡王等几位在宗室中颇有声望的长老,正在其封地秘密会盟,似在密谋……欲拥立雍和帝那位尚且年幼的九皇子为太子,并试图联络边境几位态度暧昧的节度使,意图形成内外呼应之势,逼王爷……还政于皇室!”
秦易眼中刚刚泛起的些许柔和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如同数九寒冰般的凛冽杀机!
他小心翼翼地将怀中的儿子,交还到晴雯手中。
“看来,总有些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非要逼本王将刀磨得更利一些。”
他转向平儿,语气恢复了惯常的冷静与决断。
“府中之事,就全权交予你了。传令下去,即日起,王府内外加强戒备,护卫增加一倍,各处门禁严加盘查!没有本王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府门,包括各房女眷,若无要事,亦尽量减少外出!”
“妾身明白!定不负王爷所托!”
平儿心头一紧,知道风雨将至,连忙郑重应下。
秦易不再多言,大步向外走去,刚刚因宫变胜利而获得片刻平静的朝堂局势,转眼之间,又将迎来新的、或许更加猛烈的风波。
而这一次,秦易决心要用最雷霆万钧的手段,让所有仍在暗中窥伺、心怀侥幸的人,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认识到。
这大厦的天下,从今往后,已经彻底改姓秦了!
任何敢于挑战这一铁律的人,都将被无情地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