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摄政(1 / 2)

养心殿的烛火跟被抽走了魂似的,昏黄摇曳。

火苗“滋滋”舔着灯芯,映得殿顶蟠龙藻井的阴影歪歪扭扭,活像在为这王朝送葬。

龙涎香早被浓重的血腥味冲得只剩残味,混着殿内挥之不去的绝望气息,压得人胸口发闷。

昨夜宫变的血腥气,还没散干净。

雍和帝瘫在龙椅上,曾经挺直的脊梁彻底塌了,像一摊没骨头的烂泥。

他面色死灰,嘴角挂着一丝涎水,眼神空洞得能塞进拳头。

死死盯着头顶的蟠龙雕刻,仿佛要从那木头龙身上抠出救命的稻草。

这张龙椅,他坐了三十年,发号施令,执掌乾坤,如今却成了困住他的牢笼。

御阶下,秦易负手而立。

锦袍上绣着的暗金龙纹,在昏暗中泛着冷光,袍角还沾着几滴没干透的暗红血点。

他目光冷冽如冰,缓缓扫过殿内鎏金铜炉、墙上泛黄的《千里江山图》,最后落在御案中央。

一方明黄绸缎盖着的物事,即便隔着布料,也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权力威压,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陛下,请吧。”

秦易的声音打破死寂,没有半分胜利者的得意。

只有掌控一切的冰冷威严,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直直扎进雍和帝的心脏。

他抬手示意,指尖的薄茧在烛火下若隐若现。

那是常年握刀剑、批阅文书磨出来的。

雍和帝浑身剧烈颤抖,枯瘦的手猛地伸向御案上的朱笔。

那支笔,他用了三十年,批过无数生杀予夺的奏章,如今却重得像坠了铅块。

手腕抖得跟筛糠似的,连笔杆都握不住,笔尖在明黄绢帛上划出歪歪扭扭的墨痕。

“陛下!”

一旁的皇后早已哭花了脸,凤冠歪斜,珠钗掉在地上“哐当”作响。

华美的凤袍被泪水泡得发皱,黏在身上。

她想扑过去搀扶,却被两名玄甲卫死死按住胳膊。

冰冷的甲胄硌得她生疼,只能发出嘶哑绝望的呜咽,眼泪混着鼻涕往下淌,狼狈不堪。

“朕……朕写……”

雍和帝从喉咙里挤出几个字,像破锣在响,满是屈辱和不甘。

他长叹一声,那口气里裹着追悔、怨恨,还有深深的无力。

终于,他咬紧牙关,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握住朱笔。

笔尖在绢帛上剧烈颤抖,每落下一个字,都像在剜他的肉、剥他的骨。

墨汁晕开,溅在光滑的金砖上,红得像血。

当最后一个字写完,朱笔“当啷”一声砸在地上,滚出老远。

几点朱红墨渍溅到雍和帝的龙袍上,像绽开的血花。

他整个人瞬间垮了,眼窝深陷,头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花白,背脊佝偻得像个八十岁的老头,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精气神。

秦易迈步上前,锦袍扫过金砖,没发出半点声响。

他捡起墨迹未干的诏书,目光锐利如刀,逐字逐句审阅。

这既是禅位诏,也是罪己诏。雍和帝被迫承认“听信谗言”“怠慢朝政”“国势日颓”,最后写下“龙体欠安,将朝政全权交予摄政王秦易处置”。

“很好。”

秦易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将诏书扔给身后的周仓,声音冷硬。

“即刻明发天下,文武百官、各州各县,谁也不能耽搁!”

他的目光再次锁定御案上的明黄绸缎,缓缓伸出手。

指尖触到绸缎的瞬间,能感觉到

他猛地揭开绸缎!

一方白玉玉玺赫然在目!

白玉温润,泛着冷冽的光泽,方圆四寸的印身棱角分明,上纽交缠的五条神龙鳞爪清晰,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

玺面刻着八个虫鸟篆字,古朴威严,透着穿越千年的厚重。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是大厦传国玉玺,是天命的象征,是天下的核心!

秦易稳稳握住玉玺,触手冰凉,却又隐隐透着一丝发烫。

一股难以言喻的力量顺着掌心蔓延全身,仿佛有无形的气运在他体内奔腾。

就在此刻——

“咚!”

养心殿内外,数千玄甲卫齐齐跪倒,铠甲碰撞声“咔嚓咔嚓”连成一片,像惊雷滚过。

他们头颅叩地,声音震耳欲聋,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穿透宫墙,震得殿内烛火都在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