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摄政(2 / 2)

“参见摄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浪滚滚,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回荡,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次日清晨,天色微熹,太和殿前的广场上早已站满了文武百官。

朝服穿戴得整整齐齐,可没人敢抬头,有人腿肚子打颤,有人偷偷擦着额头的冷汗。

还有人眼神怨毒,却只敢往袖子里攥紧拳头。

昨夜宫变的血腥气,他们都闻到了。

景阳钟“咚——咚——”敲响,悠长刺耳,像在为旧主哀鸣。

沉重的殿门缓缓推开,率先走出的是手持长刀的玄甲卫,刀刃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

紧接着,秦易迈步而出。

他身着玄色绣金蟠龙摄政王朝服。

头戴七旒冕冠,玉珠垂落,遮住了部分眉眼,只露出线条冷硬的下颌。

他步伐沉稳,每一步踩在丹陛上,都像踩在百官的心尖上,锦袍下摆扫过台阶,无声却带着千钧之力。

那是只有皇帝才能踏足的丹陛,如今,被一个“逆臣”坦然踏上!

百官哗然,却没人敢出声。

直到秦易在龙椅旁那张特制的蟠龙王座上坐下。

“臣等参见摄政王!”

“参见摄政王!”

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声音参差不齐,却透着无法抗拒的敬畏。

那些心中不服的,看着阶下玄甲卫森冷的刀锋,也只能把不甘咽进肚子里。

“平身。”

秦易的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传本王政令。”

他抬手,周仓立刻展开政令:

“其一,整顿吏治,凡贪腐银两者,抄家问斩,首级挂城门示众!”

百官脸色骤变,尤其是那些手脚不干净的,腿一软差点瘫倒;

“其二,轻徭薄赋,今年赋税减半,灾区全免,与民休息!”

有人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其三,重开边贸,允许商户往来边境,朝廷保驾护航!”

“其四,整饬武备,京营、边军全部加强训练,军饷翻倍!”

四条政令,条条直指前朝积弊,杀伐果断,又不失仁政,满朝文武无不震惊。

这秦易,是要动真格的!

退朝后,养心殿内,秦易端坐御案后,心腹齐齐躬身。

“王爷,京畿四大营已完全掌控,冯唐等顽固派的首级挂在营门,各营再无异动。六部运转正常,州县官吏也都奉令行事,没出乱子。”

周仓语气沉稳,带着一丝振奋。

“王爷,隐忧未除。南安、西宁两位郡王已调兵囤在封地边境,暗中联络宗室;陇右、剑南节度使态度暧昧,既不奉令,也不反对;还有北疆,探马急报,鞑靼集结了三万骑兵,粮草转运频繁,怕是要趁乱南下!”

秦易手指轻轻敲击御案,“笃笃笃”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听得人心头发紧。

他深邃的眼眸中寒光一闪,语气冷冽如霜。

“韩铮听令,京营兵马加紧备战,随时准备平叛!那些宗室亲王,以本王名义下旨,三日内入京觐见,共商国是——”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嗜血的弧度:“抗旨不来?按谋逆论处,直接派铁骑踏平他们的封地!”

“是!”众人心领神会,齐齐躬身。

殿内只剩秦易一人时,他推开菱花格窗。

晨曦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金光耀眼,这座象征天下至高权力的宫殿,如今尽在他掌控之中。

他回身拿起御案上的传国玉玺,指尖摩挲着冰凉的玉石,感受着那沉甸甸的重量。

这方玉玺,承载了多少帝王的野心与枯骨?

如今到了他手里,他要开创的,绝不是另一个腐朽的王朝!

“王爷。”

周仓的声音响起,“坤宁宫皇后娘娘数次求见,说有要事相商。”

秦易望向坤宁宫的方向,眼神毫无波澜,淡淡开口。

“告诉她,安分守己在坤宁宫颐养天年,荣华富贵不会少她。至于朝政、宗室之事,轮不到她过问。”

旧时代已然崩塌,新的秩序由他建立。

秦易握紧玉玺,眼中闪过万丈豪情。

摄政王?

这只是开始。

终有一日,他会换掉这个头衔,登上那至高无上的龙椅,成为这天下唯一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