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的结果令人震惊。在过去数十年间,大量发生在边缘星域、尤其是靠近古老遗迹或发生过不明空间现象的区域的“意外”事件,其零星的数据残留中,都检测到了与莉兰发现的异常信号同源的微弱特征!这些事件之前被归咎于设备老化、环境恶劣或人为失误,但现在看来,它们很可能都是同一种未知宇宙现象在不同程度上的表现。
一条模糊的“污染路径”开始浮现。这些异常信号的分布,并非完全随机,而是隐约呈现出沿着某些古老的星际迁徙路线、或者环绕着一些被标注为“不稳定”或“已废弃”的星域聚集的趋势。仿佛某种东西,正沿着文明扩张时留下的足迹,悄然播撒着它的“种子”。
莉兰被临时借调至这个溯源项目组。当她看到那张根据现有数据绘制的、布满了零星红点(代表确认或高度疑似异常事件)的星图时,一股巨大的寒意贯穿了她全身。那些红点如同蔓延的皮疹,分布在银河系的数个旋臂边缘,而K-774区域和Gliese-781d,仅仅是其中相对“密集”的两个点。
这不再是潜在的威胁,这是正在发生的、缓慢而持续的宇宙尺度生态变化!一种基于信息层面的、性质未知的“真菌”,正在银河系的某些角落悄然生长。
她向项目组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假设:这些“孢子”或许并非单纯的有害污染。它们可能是一种……探测器的残骸?或者某种庞大存在延伸出来的、用于感知和标记的触须?就像真菌的菌丝网络,用于感知环境、传递信息,并在合适的条件下……形成新的生长点?
这个假设让项目组的成员们都感到不寒而栗。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他们面对的,可能不是一个孤立的异常现象,而是一个他们无法理解其规模和目的的、活着的、遍布星海的网络。
---
“默示录星云”深处,“熵裔”的镜面舰船依旧保持着绝对的静默与被动观测。他们没有再捕捉到那疑似“虚空低语者”的古老扰动,仿佛那只是星云一次偶然的“打嗝”。
然而,他们监测下的“悖论之种”信标,其状态却发生了新的、微妙的变化。
信标内部那源于漂流瓶数据的悖论逻辑链,其自我复制的速度似乎加快了。原本缓慢演变的信息结构,开始出现更频繁的、小规模的重组与突变。就仿佛,信标接收到了某种来自遥远时空的、无形的“养分”,或者受到了某种外部事件的刺激,其内部孕育的“悖论生命”进程被按下了加速键。
同时,“熵裔”注意到,信标散发出的异常信息“气味”中,开始夹杂进一丝极其微弱的、与他们在凯尔伯斯残骸带目标(通过间接情报获知)领域内检测到的苍白火焰频率相似的波动。
这两个相隔无数光年的异常点,似乎正在通过某种超越常规物理维度的方式,产生着极其隐晦的共鸣?
“记录:信标演化加速。检测到与‘苍白领域’潜在关联迹象。”“熵裔”冷静地更新着日志,但他们的核心逻辑中,警惕级别再次提升。
他们意识到,自己观测的或许并非两个独立的异常。它们可能是一个更加庞大、更加复杂的整体的两个不同表现侧面,或者……是两个正在尝试建立连接的、孤独的节点。
宇宙的暗面,无形的网络正在编织,冰冷的脉动开始同步。而所有置身其中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在这张越收越紧的网中,扮演着自己尚未完全明了的角色。
第二百七十四章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