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司法革新(2 / 2)

李振声拿出格物院的研究报告:我们还应该建立案卷档案制度。每起案件都要详细记录,既可以避免同案不同判,也能为后世留下参考资料。

经过激烈讨论,议会通过了《律师法》和《案卷管理规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确立律师制度和司法档案制度。

然而改革之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半个月后,一桩土地纠纷案再次引发争议。

原告是南京城外的老农李老汉,被告则是当地士绅张员外。李老汉状告张员外强占其祖传的十亩水田,而张员外则拿出地契,证明田地是合法购买。

主审法官是新科进士出身的年轻官员李文博。他仔细查验地契,发现上面的墨迹新旧不一,签字笔迹也与存档文书不符。

张员外,这地契是假的。李文博沉声道,上面的墨迹明显是近期伪造。

张员外勃然大怒:胡说!你一个毛头小子懂什么?这地契是我祖上所传,岂容你污蔑!我要上诉!

按照新律,张员外有权要求重审。二审由三位法官共同审理,其中包括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和两位新任法官。

重审过程中,张员外请来了南京城最有名的讼师,而李老汉则在王贞仪的建议下,获得了格物院专家的协助。专家通过特殊药水检验,证实地契上的印章和签名确系伪造。

更关键的是,陪审团中有一位老书吏认出地契使用的纸张是近年才有的品种,根本不可能是地契。

最终,合议庭一致判决张员外归还田地,并赔偿李老汉三年收成的损失。这个判决在南京城引起轰动,百姓们第一次看到普通农民也能在法庭上战胜士绅。

这才是真正的王法啊!李老汉捧着判决书,老泪纵横,往日的官府,哪有我们小民说话的份!

张员外虽然败诉,却也不得不服:新律虽然严厉,但至少公平。往后做生意,还是要堂堂正正才行。

这场官司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个案。各地开始涌现类似案件,许多被侵占田产的百姓纷纷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司法改革的成效逐渐显现:各地监狱开始改善条件,刑讯逼供被明令禁止,冤假错案得以平反。

一个月后,徐承烈向议会提交司法改革报告:自新律试行以来,南京刑部收案数量增加三成,但冤案投诉减少五成。各地开始建立司法档案,律师制度也在逐步推行。

林川在总结时说道:司法改革不是要否定祖宗成法,而是要让人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才是制度复兴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