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浮桥血链(2 / 2)

下一刻,带着火焰的箭矢精准地落在泼洒了火油的区域。

轰!呼——!

烈焰瞬间升腾而起,贪婪地吞噬着木材、布料和人体!河面上形成了一片片燃烧的火海!被点燃的民夫发出凄厉得不似人声的惨叫,疯狂地翻滚、跳入水中,但身上的火油让他们即使在水中也难以立刻熄灭火焰。浮桥的木质结构更是最好的燃料,一段段刚刚搭起的桥面在火焰中扭曲、断裂、坍塌,连同上面的人一起落入火海冰河之中。

黄河,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此刻彻底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沸腾的屠宰场。水面之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水面之下,鲜血弥漫,尸体枕藉。哭喊声、哀嚎声、爆炸声、燃烧的噼啪声、督战官的咒骂声、北秦军官冷静的命令声……种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交响乐。

北魏的民夫和降卒们,如同被驱赶向火海的羔羊,一片片地倒下。他们的生命,在这宏大的战争棋盘上,卑微得如同草芥,唯一的价值似乎就是用尸体和鲜血,去消耗对岸的箭矢和炮石。

但拓跋焘的意志是如此的坚决,北魏的战争潜力也确实深厚得可怕。一段浮桥被炮石砸毁,立刻有新的木材和人手补充上去;一段桥面被烈火吞噬,旁边就有新的桥段在箭雨和死亡中艰难地延伸;一排排的人倒下,后面又有更多被驱赶上来的人填补空缺。

人命,在这里成了最廉价的消耗品。

北秦军的防御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箭矢在快速消耗,炮车的部件在高强度使用下开始出现损坏,弓弩手们的臂膀因持续开弓而酸痛麻木。尽管占据地利,但面对这种毫无人性、不计代价的疯狂进攻,每个人的神经都绷紧到了极限。

“补充箭矢!”

“炮车转向三点方位!那边又有一段快搭成了!”

“火油!快!火油送到左翼三号阵地!”

北秦营内,辅兵们冒着被对岸零星炮石击中的风险,疯狂地奔跑着,运送着各种物资。医护兵则将一个个受伤的士卒抬下火线。

陈衍和慕容月坐镇中军,面色凝重如水。通过千里镜,他们能清晰地看到对岸那地狱般的景象和己方阵地承受的压力。

“拓跋焘……真是疯了。”慕容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并非害怕,而是对这种纯粹暴力的震撼。

“他是在赌。”陈衍的声音冰冷,“赌我们的箭矢先耗尽,赌我们的士卒先崩溃。传令下去,告诉兄弟们,咬牙顶住!每多放一箭,每多扔一罐火油,就能多杀几个魏虏,就能让我们的家人多一分安全!我们的储备,还能支撑!”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又从午后拖到日暮。黄河水早已被染成了诡异的褐红色,水面上漂浮的木板、尸体、破碎的旗帜几乎堵塞了河道。空气中混杂着血腥、焦臭、硝烟和河流的土腥味,令人作呕。

北魏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惨重代价,民夫和降卒的死伤几乎无法统计,甚至一些负责压阵的北魏正规军也出现了不小的伤亡。然而,他们的疯狂并非完全没有成效。在付出了海量生命和物资之后,几条主要的浮桥,尽管残破不堪,摇摇欲坠,却终于顽强地延伸到了距离南岸不远的地方!甚至有几处地点,北魏的先锋死士已经能够冒着箭雨,试图跳上南岸的滩头,与北秦的守军爆发短暂的短兵相接!

一条由无数生命和残骸组成的、横跨黄河的“血链”,似乎即将连接两岸。

夕阳如血,映照着这片更加猩红的河山。拓跋焘站在北岸高台,望着那几条在血色夕阳下蜿蜒指向南岸的浮桥残体,脸上没有任何怜悯,只有一种近乎狰狞的偏执和期待。

“传令陷阵营!”他声音沙哑地下令,“准备突击!朕要不惜一切代价,在天黑之前,在南岸站稳脚跟!”

最残酷的考验,即将降临到南岸北秦守军的头上。浮桥血链已成,接下来的,将是更加血腥的登陆与反登陆的绞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