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元嘉草草 陇右观波(2 / 2)

“二, 严密监视战局,尤其是北魏主力动向。利用北魏无暇西顾之机,加速完成我之战备,加固城防,囤积粮草。”

“三, 允许边境与南朝进行有限度的、以我为主的物资交易,但严格禁止军械流出,也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调令’或‘同盟’。”

“四, 趁机向东部、南部边境试探性扩张,挤压北魏因兵力东调而出现的真空地带,但行动需谨慎,规模要控制,切忌贪功冒进,以免过早激怒北魏。”

“总之,”陈衍总结道,“南朝之事,于我如镜花水月。可借其势,不可依其力。我们的生死存亡,终究要靠我们自己打出来!抓紧这短暂的时机,壮大自身,方是根本!”

战局的发展,果然如陈衍和最悲观者所预料的那般。

南朝宋军初期凭借兵力优势和突然性,确实收复了一些城池,但很快便暴露出诸多问题:诸将协调不力、步骑协同生疏、尤其是王玄谟等人顿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

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则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冷静判断形势,暂时忍耐了西线和北线的压力,亲率精锐骑兵,如同雷霆般千里奔袭,反击宋军。

秋高马肥之际,北魏铁骑纵横驰骋,宋军连连败退,先前收复的失地迅速丢失,损失惨重,一路南逃,溃不成军。“元嘉北伐”虎头蛇尾,以一场惨败告终。

在此期间,北秦严格遵循了陈衍的策略。

边境线上,北秦军偃旗息鼓,但警惕性提到了最高。探马如同流水般撒向东面和南面,将北魏的兵力调动、宋军的溃败情况源源不断传回秦州。

内部,战备工作以惊人的效率进行着。府兵完成了最后的集结和装备配发,粮草物资被运往前线各个据点,秦州、安定等核心城市的防御工事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同时,几支精干的北秦小部队,如同敏锐的猎犬,小心翼翼地渗透进入北魏因主力东调而防御薄弱的边境区域,成功地控制了几处具有战术价值的山口、河谷,稍稍拓宽了北秦的战略纵深。

当南朝北伐惨败的消息最终确切传来时,秦州王府内,众人皆默然。没有欢呼,只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沉重和愈发紧迫的危机感。

他们知道,北魏很快就要回头了。而且,是被南朝的挑衅彻底激怒、携大胜之威的、更加可怕的北魏。

陈衍登上秦州城楼,远眺东方。那里,曾经响彻着北伐的鼓噪,如今只剩下一片溃败的狼藉和北魏铁骑震天的凯歌。

“结束了。”他轻声对身边的慕容月说,“看完了别人的戏,接下来,该轮到我们自己的舞台了。拓跋焘,快要来了。”

南朝的北伐,如同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虽在江北激起巨大波澜,但对于陇右的北秦而言,它更像是一阵从远处吹来的风浪。北秦巧妙地利用了风浪之间的间隙,努力加固着自己的堤坝,等待着真正属于自己的、那场决定命运的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