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王修急道,“杀之易,激怒赫连勃勃,我西北即刻糜烂!”
王镇恶强压怒火,最终将来使轰出长安,严词拒绝。
赫连勃勃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立刻以此为借口,加大了军事压力。
夏军开始围攻渭北的一些重要据点。他们不再满足于骚扰,而是动用了攻城器械,猛烈攻击城池。
虽然北府军留守各地的将领拼死抵抗,但兵力薄弱,援军无望,士气低落。很快,渭北重镇安定郡在坚守十余日后,粮尽援绝,守将战死,城陷。
赫连勃勃得意洋洋,移驾安定,并在此举行了残酷的“庆功宴”——将俘虏的晋军军官和不肯投降的官吏全部绑于柱上,命夏军以箭射之,哀嚎之声不绝于耳,称之为“射猎之乐”。
安定失陷,意味着长安西北门户洞开!夏军骑兵从安定出发,快马一日便可威胁到长安近郊。
赫连勃勃的威胁,与北魏的压力、城内的叛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致命的绞索,死死套在了长安的脖颈上。
北面,是实力雄厚、战术改变后更加难缠的北魏主力,虎视眈眈。
东面,潼关之外是广袤的敌占区,与江东的联系早已断绝。
如今,西北面,又杀来了凶残暴虐、狡诈灵活的夏军铁骑。
长安,真正陷入了三面受敌、孤立无援的绝境。
王镇恶不得不从本就捉襟见肘的守城兵力中,再分出一部分,由毛德祖率领,加强西面和北面渭水沿线几个渡口的防御,谨防夏军突然渡河南下。
这使得长安城本身的防御力量更加薄弱,弹压城内叛乱和暴动愈发困难。
绝望的气氛如同实质的浓雾,笼罩着整座城市。军民皆知,除非奇迹发生,否则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区别仅仅在于会倒在北魏还是夏军的刀下——对于普通百姓和士卒而言,后者或许更加可怕,因为赫连勃勃的凶名,足以让小儿止啼。
匠作营内,陈衍得知赫连勃勃大军压境的消息后,心情沉重到了极点。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以长安目前的状态,绝无可能同时抵挡两大强敌。
慕容月的反应则更为复杂。听到“赫连勃勃”这个名字时,她明显地颤抖了一下,眼中闪过极深的恐惧和厌恶。匈奴铁弗部与慕容部之间,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世仇和恩怨。
“赫连勃勃…他若入城…”慕容月声音微不可闻,带着一丝绝望,“不会有活口…”
陈衍默默握紧了拳,看着营区内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工匠和眷属,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席卷全身。他空有超越时代的知识,却无法变出粮食,无法调和矛盾,更无法阻挡即将到来的毁灭洪流。
赫连勃勃的威胁,成为了压垮骆驼的又一根沉重稻草。长安的局势,正在以不可逆转的速度,向着最黑暗的深渊滑落。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那最终审判时刻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