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困境,养殖场的人们并没有坐以待毙。尤其是那些勤劳善良的妇女们,她们毫不犹豫地采取了行动。她们默默地回到家中,拆除了自家的柴垛,将原本用于过冬的劈柴全部搬到了养殖场。
这些劈柴虽然数量有限,但却是妇女们对养殖场的一片深情厚意。她们知道,这些柴禾对于维持生产线的运转至关重要,哪怕只是能多坚持一天,也是值得的。
第七天拂晓,太阳还未升起,黎明的曙光透过窗户洒在工厂的地面上。林晚秋疲惫不堪地站在流水线上,机械地将一个个罐头贴上红色的标签。这已经是她连续工作的第七天,也是她贴上的第五百个罐头。
突然,广播里传来一阵激昂的音乐,紧接着是前线传来的捷报。林晚秋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这些罐头将会被送到前线,给战士们提供营养和力量。
完成最后一个罐头的贴标后,林晚秋如释重负地靠在消毒池边,闭上眼睛,瞬间就进入了梦乡。她的身体极度疲劳,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
在朦胧中,林晚秋感觉到有人轻轻地给她披上了一件军大衣。那温暖的触感让她感到无比舒适,她的嘴角微微上扬,继续沉浸在睡梦中。
不知过了多久,林晚秋缓缓睁开眼睛,眼前的景象让她有些恍惚。她看到周婷婷站在她面前,手里举着一个铁皮喇叭,兴奋地喊道:“林晚秋,快醒醒!咱们的罐头上了军报啦!记者说要来采访我们呢!”
林晚秋一下子清醒过来,她难以置信地看着周婷婷,然后迅速站起身来。她的心中涌起一股喜悦和自豪,这些天的辛苦终于得到了认可和回报。
报纸在沾满猪食的手掌间传递。头版照片里,战士们正围着"拥军牌"罐头开伙,照片角落有个模糊的侧影——陆沉舟的军装袖口露着一截红线,正是她缝平安符用的彩线。
"继续生产!"林晚秋忽然起身敲响吊在树上的钢轨,"现在停工就是对前线耍流氓!"
妇女们笑着应和,有人唱起《红色娘子军》。在铿锵的旋律中,林晚秋看见张嫂把孩子的摇篮搬进了值班室,王秀英的算盘珠响得如雨打芭蕉。
深夜查栏时,她发现每头母猪耳朵上都系着红布条——是军属们从棉袄内衬拆下的红线,密密缝成平安结。冬冬蹲在草垛边给猪崽讲故事:"你们爸爸在前线打坏人,我妈妈在后方当司令..."
如水的月光静静地洒落在养殖场新砌的砖墙上,仿佛给这堵墙披上了一层银纱。在月光的映照下,墙头那幅用粉笔画的画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幅画的主角是一群戴着草帽的妇女们,她们手挽着手,站成了一道坚固的长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仿佛在诉说着她们之间的友谊和团结。长城的城墙上,飘扬着一面鲜艳的红旗,上面写着“春风渡我”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这幅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它似乎在告诉人们,即使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能够像长城一样坚不可摧,共同抵御风雨的侵袭。而“春风渡我”这四个字,则像是一种祝福,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温暖的春风中茁壮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