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互相牵制(1 / 2)

夜色浸漫翊坤宫,鎏金铜炉里的沉香燃出绵长烟气,与窗外的桂香缠在一起。

段迁踏着月色而来,暗紫色蟒纹常服在烛火下泛着低调光泽,刚踏入殿内,便将一份密报递到苏沅面前:“娘娘瞧瞧,司徒烈这几日动作倒是频繁。”

苏沅接过密报,指尖划过纸上字迹——司徒烈这几日来暗中联络京中旧部,试图拉拢户部、兵部几位官员,甚至派人行刺段迁安插在禁军的眼线。

结果次次被段迁的人截胡,刺客反被拿下,还顺藤摸瓜端了他在京城的一处隐秘据点。

“倒是急不可耐。”苏沅轻笑一声,将密报放在案上,眼底闪过一丝冷意,“他在西南当惯了土皇帝,怕是忘了京城是谁的地盘,根基未稳便敢四处伸手,吃瘪也是必然。”

段迁落座,接过未央奉上的茶,指尖摩挲着杯沿:“他仗着陛下暗中默许,以为有恃无恐,可陛下既要借他制衡太后与我,又怕他势力过大难以掌控,如今这般处处碰壁,倒是正合陛下的心思——既没让他成事也没彻底撕破脸。”

“陛下的算计,倒是打得精。”苏沅端起茶盏,浅啜一口,语气漫不经心,“可司徒烈这颗棋子终究是颗不安分的,今日在京城掀不起风浪,他日回到西南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与其留着他日后心腹大患,不如趁现在他元气未复,把西南的势力也渐渐清掉,永绝后患。”

段迁抬眼望向她,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深沉的思索。

他指尖敲击着桌面,沉吟片刻:“娘娘所言极是,司徒烈手握西南重兵,若不除之,迟早是个隐患,只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凝重:“西南是他经营多年的老巢,亲信遍布,粮草兵器充足,贸然动手怕是会引发兵变,况且陛下如今还需要他制衡各方,我们若是做得太急,反而会引起陛下猜忌,得不偿失。”

苏沅点头,她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本宫也知晓此事急不得,只是如今他在京城屡屡受挫,正是削弱他的好时机,我们可以先从他身边的人下手,暗中策反他的副将,截断他的粮草补给线,再慢慢扶持忠于朝廷的势力,一步步蚕食他的根基。”

“此计可行。”段迁眼底闪过一丝赞许,“不过还需从长计议,我们得先摸清西南的布防、他亲信的名单,还要找到合适的人选替代他,此事需隐秘行事,不能让陛下、太后,更不能让司徒烈察觉半分端倪。”

他顿了顿,看向苏沅,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卫将军镇守雁门关,与西南接壤,想必对那边的情况有所了解,日后还需贵妃从中牵线,让卫将军暗中配合,我们内外夹击方能稳妥。”

“这自然没问题。”苏沅唇角勾起一抹浅笑,“本宫会写信告知父亲,让他留意西南动向,只是……”

她话锋微转,眼底带着几分玩味,“陛下那边,怕是不会轻易允许我们动他的‘制衡棋子’,我们行事还需多些迂回。”

段迁轻笑出声,端起茶盏与她隔空一碰:“娘娘放心,杂家自有分寸,先让司徒烈在京城再碰几次壁,磨掉他的锐气,也让陛下看清他的野心,等时机成熟再一举拿下,到时候即便陛下有异议也无力回天了。”

烛火摇曳,映着两人眼底的默契。

一场针对西南藩王的隐秘布局,在这看似随意的闲谈中悄然启动。

而远在御书房的司徒烽,还沉浸在“制衡各方”的得意中,丝毫不知自己寄予厚望的“棋子”,早已被人列入了必除的名单。

第二日,晨光透过翊坤宫的菱花窗,落在案头的素笺上。

苏沅提笔蘸墨,笔锋遒劲利落,既有将门女儿的英气,又不失闺阁的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