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好!好!太好了!”
陈姨激动得语无伦次,一把抓住何雨柱的胳膊,声音哽咽,“柱子……姨……姨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这真是……真是救了急了……”
“您别这么说,当初要不是您和韩工照应,我和雨水也没那么快站稳脚跟。”
何雨柱拍拍她的手背,“那就这么说定了,让春明明天早上直接去食堂后院找我。”
“哎!一定!一定准时到!”陈姨连连点头,眼泪终究还是没忍住掉了下来。
又说了几句闲话,何雨柱告辞离开。
走到穿堂口,回头望去,只见陈姨还站在门口,不停地抹着眼睛,朝他用力挥手,昏黄的灯光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充满了感激和希望。
何雨柱心里也暖暖的。
在这冰冷算计的四合院和风云诡谲的工厂里,这份基于真诚的盟友情谊,显得格外珍贵。
帮助陈姨,既是回报,也是巩固自己的根基。
第二天,韩春明早早来了,小伙子有些腼腆,但眼里透着感激和干劲。
何雨柱将他安排进试验小组,负责记录数据和整理物料,算是相对轻松又关键的岗位。
韩春明很是珍惜,学得认真,手脚也勤快。
试验生产小组顺利运转起来,虽然产量极低,但成品率在何雨柱的严格把控下稳步提升。
李怀德来看过几次,愈发满意。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这天下午,何雨柱正在指导韩春明调整压面机的间隙,食堂负责采买的老孙又悄悄凑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不安。
“何主任,”老孙声音压得极低,眼神瞟向窗外,“我今早去粮站拉豆料的时候,好像……好像看到易中海跟粮站那个新来的会计,在墙角嘀咕什么……看见我过来,他们就立刻分开了,装作没事人一样。”
何雨柱的心猛地一沉。
易中海?粮站会计?
他的手在沾满面粉的工作服下悄然握紧。
劳保仓库之后,是粮站?
这条老狗,他的触角,究竟伸得有多长?他到底想干什么?
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如同乌云般骤然笼罩心头。
方便面试验生产小组的运转,如同给濒临干涸的轧钢厂后勤注入了一股细微却坚韧的活水。
后院那间闲置仓库被彻底清理出来,砌起了简易的灶台,定制的小型压面机和控温油锅也陆续到位。
何雨柱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扑在了这上面。
他深知,在这物资日益匮乏的当口,这看似不起眼的“创新”,不仅是他的护身符,更可能成为无数工人熬过艰难时刻的救命稻草。
油温的控制依旧是核心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