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后勤账本(三)(2 / 2)

【样品:第一食堂特供汤羹(59.3.15克)】

检测项\/结果(粗略定量):

- 水分:82.3%

- 粗蛋白:5.1% (主要来源:豆渣、虾皮末)

- 粗纤维:3.8% (主要来源:野菜、豆渣)

- 灰分(矿物质):2.5%

- 脂肪:<1.0%

- 能量值:估算约65-70千卡\/100克

【备注:】

1. 植物蛋白利用率受加工方式影响,预计低于动物蛋白。

2. 检出钾、钙等元素含量显着高于同类代食品样本(对比:厂外采集野菜汤样),来源待查(可能与特定野菜种类或处理工艺有关?)。

3. 维生素c、b族等微量检出,但含量极低,加热破坏严重。

4. 总体评价:在现有极端匮乏条件下,该汤羹提供了一定的植物蛋白、矿物质及能量补充,对缓解饥饿感及预防严重电解质紊乱(如低钾)可能具有积极意义。但无法替代主食营养,长期单一食用仍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何雨柱的目光在“钾、钙等元素含量显着高于同类代食品样本”和“来源待查”几行字上停留片刻,心头微凛。

灵泉的痕迹,终究还是留下了科学难以解释的印记。

他抬起头,迎上苏青禾的目光。

她的眼神清亮锐利,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落在他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仿佛要穿透他沉静的表象,剖开那碗汤里隐藏的所有秘密。

那目光里没有指责,却有一种洞悉本质的冷静压力。

“苏大夫辛苦了。”

何雨柱将报告轻轻放在桌上,声音平稳无波,“数据很有价值。钾钙含量高,可能是灰灰菜和马齿苋用得足,清洗浸泡也充分去除了部分干扰吸收的草酸。后续我们会继续优化选材和工艺。”

他给出了一个符合“常识”的解释,避开了那无法言说的核心。

苏青禾静静地看了他几秒,浓密的长睫垂下,遮住了眼底一闪而过的微光。

她没有追问,只是微微颔首,语气依旧是职业性的平淡:“科学解释需要重复验证。这份报告,我会存档。另外,”

她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桌上堆积如山的账册和那本摊开的、写着后勤设想的笔记本,意有所指,“后勤是血脉,账目是心窍。心窍不通,血脉必淤。何班长……珍重。”

说完,她不再停留,转身离去,白大褂的衣角在门口一闪而逝,留下淡淡的消毒水气味和一句意味深长的警示,与室内账册的尘埃味、未散的报告油墨味交织在一起。

何雨柱站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捻着那份油印报告粗糙的边缘。

“珍重”二字,像两颗冰冷的石子投入心湖。

苏青禾的敏锐远超预期,她或许无法理解空间的存在,但她那属于顶尖医者的观察力和逻辑,已然捕捉到了那碗汤背后超乎寻常的生机,并将这份疑惑与眼前后勤的漩涡联系了起来。

前路,比他预想的更加崎岖。

灶台之外的世界,暗流汹涌,危机四伏。

他低头,看着笔记本上“耐旱作物引种试验”的字样,又摸了摸内袋里那几粒微温的、承载着秘密与希望的种子。

风浪已至,锚点何在?

他深吸一口气,坐回桌前,重新翻开那本沉甸甸的采购账册。

钢笔尖在粗糙的纸页上划过,沙沙声再次响起,沉稳而坚定。

窗外,轧钢厂巨大的阴影在暮色中沉默矗立,而一场在账本数字与隐秘生机之间、关乎生存的博弈,正随着这落笔之声,更深地卷入时代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