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微动,沉入那片连接着2025年时空的神秘空间。
空间内,古井氤氲的玉色雾气似乎比往日更凝实了些。
井旁那方寸土地,在微弱灵泉的滋养下,几株移栽进来的本地耐旱作物——几棵瘦弱的谷子、几丛灰扑扑的荞麦,还有一小把从鸽子市淘换来的、干瘪得几乎失去生机的苋菜籽——正顽强地生长着。
与外界的萧瑟相比,这里的谷穗虽不饱满却挺直了腰杆,荞麦叶片也显出一种沉着的深绿,那苋菜更是抽出了几片紫红鲜亮的嫩叶,生机盎然。
何雨柱的意念如同最灵巧的手,小心翼翼地“采摘”下每种作物最饱满、最具活力的几粒种子。
谷子三粒,荞麦五粒,苋菜籽十余颗。
数量极少,却仿佛凝聚着这片空间最精纯的生命本源。
将这些微温的、蕴藏着超越时代生机的种子用干净的手帕包好,贴身藏入内袋。
何雨柱意念退出空间,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精神感到一丝疲惫。
每一次动用空间的力量,哪怕只是微小的干预,都伴随着消耗。
他重新坐回桌前,拿起钢笔,在笔记本上新翻开的一页,工整地写下标题:
【后勤潜力挖掘初步设想(草案)】
一、代食品深度开发与口感优化
1. 豆渣精细化处理:推广石磨细磨\/简易发酵法(参考苏青禾医生营养建议),提升吸收率。
2. 野菜资源图谱与预处理:组织人手实地勘察,绘制厂区周边可食用野菜分布图;建立标准化清洗、去涩(盐水浸泡、焯水)、储存流程。
3. 有限油脂\/香料高效利用:探索集中使用,制作“调味膏”(如虾皮蘑菇粉、葱油膏),分次添加,最大化提香效果。
二、耐旱作物小范围引种试验(需场地及厂领导支持)
1. 目标作物:本地耐旱谷子、荞麦、苋菜(附:少量优选种子样本,已备)。
2. 选址建议:厂区废弃空地(如原煤渣堆放区边缘)、后勤仓库屋顶(需防水加固)。
3. 目的:探索极端条件下,利用厂区闲置空间补充绿色食物来源可能性,积累经验。
4. 风险:非生产任务,需明确为“技术储备”与“自力更生精神实践”,避免被扣“不务正业”帽子。
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
1. 食堂\/车间废油回收:探索简易提纯,用于润滑或低要求照明(需技术科支持)。
2. 破损劳保用品(手套、套袖)拆解:可用布料用于修补或制作简易过滤网等。
3. ……
笔尖沙沙作响,条理清晰地将食堂里摸索出的经验和空间带来的超前启示,转化为一份符合时代语境、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写到“少量优选种子样本”时,他的指尖在内袋那方手帕上轻轻按了按。
“咚咚咚。”
敲门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急促了些。
何雨柱合上笔记本:“请进。”
推门进来的却是苏青禾。她依旧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浅灰色呢子外套,乌黑的发髻一丝不乱,手里拿着几张报告纸。
她的目光先是在室内堆积的账册和何雨柱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扫过,墨色的眼眸里闪过一丝了然,随即落在何雨柱脸上。
“何班长,”她的声音清泠平静,听不出情绪,“你送检的那份‘克难营养汤羹’样本,初步分析结果出来了。”
她将手中的报告纸递过来。
何雨柱接过。报告是厂医院化验室简陋的油印格式,数据却清晰得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