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他走的那条路,没有监控
夜色是最好的遮蔽。
那辆黑色的奥迪A6L像一滴墨汇入砚台,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乡间小道的尽头。
监控的盲区,成了赵志远自以为是的保护伞。
指挥车内,陈秘书的呼吸都带着一丝焦灼:“林处,他跑了!这条路……没有任何监控,一旦让他进入邻市的交通网,再想追踪就难了!”
林晚秋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屏幕的幽光映在她冷静得近乎冷酷的脸上。
她没有看那消失的车辆轨迹,而是在看青禾县的电子地图,手指在一条条分岔的乡道上缓缓划过。
“他不会去邻市。”她忽然开口,声音笃定,“一个习惯了在聚光灯下运筹帷幄的人,在自以为逃出生天的时候,最想做的不是远遁,而是回头看一眼,确认追兵是不是真的被甩掉了。”
凌晨两点,预料中的警报如期而至。
县交警指挥中心的内线电话几乎被打爆,值班人员惊慌失措地报告,系统突发大面积故障,青禾镇通往省城的三条主干道——G107国道、清平高速、以及新修的沿江快速路,所有卡口的数据全部中断!
故障持续时间,四十七分钟。
技侦组的溯源报告几乎在同一时间送达林晚秋的手机。
攻击Ip被巧妙地伪装成了市财政局的内网地址,但数据包的底层特征,却带有赵志远办公室那套加密代理协议无法抹去的“指纹”。
“他在试探!”陈秘书瞬间明白了,“他在模拟自己可能逃跑的路线,然后黑掉监控,看我们会有什么反应!如果我们立刻派人去查,就等于告诉他,我们能实时追踪他的网络行为!”
“所以,我们什么都不查。”林晚秋的回答让陈秘书一愣。
她没有下令追击,甚至没有让技术人员去修复那个明显的漏洞。
她只是转头,对陈秘书下达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指令:“以省纪委督导组的名义,起草一份《关于加强全市交通监控系统日志审计的通知》,用‘例行巡检’的标题,立刻推送给全市所有县级单位。”
陈秘书心领神会,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
他知道,这份通知的玄机,在于那个作为附件的“自查模板.doc”文件。
那里面,嵌入了一个微型追踪模块。
这不是为了追踪赵志远本人,而是为了钓出那些和他一样,心中有鬼、急于确认自己行踪是否暴露的“鱼”。
只要任何一台设备打开这份看似无害的公文,它的Ac地址和实时地理位置,就会像一枚枚悄然点亮的信号灯,自动回传至远在京城的中央纪委预设端口。
林晚秋布下的,是一张无形的“影子网”。
她要让赵志远相信,他走的那条路,确实没有监控;但他走的每一步,都在另一双眼睛的注视之下。
清晨六点十五分,天光微熹。
林晚秋没有休息,亲自带队前往县自然资源局。
目标很明确——调取“恒瑞物业”那笔疑点重重的土地出让金缴纳原始凭证。
她没有乘车,而是刻意选择步行,穿过青禾镇还未苏醒的老城区。
石板路被露水打湿,泛着青灰色的光。
途经一家无人值守的社区快递驿站时,林晚秋的脚步忽然停了下来。
她的“真实之眼”在那一瞬间捕捉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异常。
驿站门口正对着巷口的那个监控探头,角度有大约三度的偏移。
那不是风吹日晒造成的自然松动,而是有人用手精准调整过的结果。
新的角度,恰好将驿站后门通往的那条幽深小巷,变成了一片完美的视野盲区。
她不动声色,用手机对着那个探头拍下了一张照片,随手发给了跟在身后的陈秘书,附言:比对坐标。
十分钟后,当他们一行人踏入自然资源局大门时,陈秘书快步跟上,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激动:“林处,比对结果出来了!那条小巷,直通城乡结合部五百米外的一处废弃加油站。那个加油站,正是昨天傍晚,赵志远那辆奥迪车GpS信号最后消失的坐标点!”
上午九点三十二分,一场针对林晚秋的反扑如期而至。
镇政府的内线电话打到了县纪委,一份措辞严厉的匿名举报信被高声宣读:省纪委督导员林晚秋,利用职务之便,在调查期间私下收受涉案企业承安建筑集团礼品若干,影响恶劣。
县纪委火速响应,一个临时核查组气势汹汹地出现在林晚秋面前,要求她立即暂停一切职务,配合审查。
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