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古风故事集 > 第243章 巧匠痴郎

第243章 巧匠痴郎(1 / 2)

话说大明成化年间,应天府句容县有个少年匠人,姓陈名允,年方二十,生得眉目疏朗,手段精巧。他祖上三代都以木作雕花为生,传到他这辈,更是青出于蓝,不论是窗棂隔扇、床榻箱笼,还是神佛造像、亭台楼阁,但凡经他手,无不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只是这陈允心气极高,寻常活计不愿接,定要做那等别致新颖的物件,故而虽有名头,家中却不算富裕,守着三间瓦屋、一座小院,与老母相依度日。

这年开春,陈允接了一桩大生意——为城中富户张员外家新起的别院打造整套家具。那张员外是盐商起家,最喜奢华,要求所有家具皆要时新花样,工钱给得也爽快。陈允精心画了图样,选了上等紫檀、花梨,便在自家院中搭起工棚,日日斧凿声声,刨花飞舞。

这一日,他正雕刻一张千工拔步床的围栏,忽见一块紫檀木料中心有处天然蛀孔,若按寻常做法,必要弃之不用。陈允却舍不得,端详半晌,心生一计,取来小刻刀,就着那蛀孔形态,细细雕琢起来。不过半日功夫,竟将那蛀孔化作一只蜷卧的狸猫,猫儿憨态可掬,与周围缠枝莲花相映成趣,反倒成了点睛之笔。他心中得意,手下更见精神,直忙到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吃过晚饭,陈允在院中收拾工具,忽觉脚下踢到一物,低头看时,却是个油布包裹,埋在刨花堆里,想是白日忙碌未曾留意。他拾起打开,里面并无书信名帖,只有一本绢面册子,页角泛黄,显是有些年头。就着月光翻开一看,陈允顿时痴了——那册中所绘,竟是各式家具图样,其造型之奇巧,结构之精妙,纹饰之华美,皆是他生平未见。有“七星伴月玲珑阁”,机括暗藏,可随月光变幻形态;有“百子千孙闹春图”,孩童神态各异,活灵活现;更有那“海水江崖云龙榻”,龙鳞熠熠,云气氤氲,竟似有皇家气象。

陈允看得心旌摇曳,如获至宝,一夜不曾合眼,反复揣摩。他本是痴人,见了这般精妙图样,如何还能按捺?当下便决定,要在张员外家的活计中,悄悄试做一两样。他知那“云龙榻”规制逾矩,不敢擅用,便选了那“百子千孙闹春图”的雕花样式,用在一张镜台之上。

却说这张员外家有位小姐,小字芳姑,年已及笄,待字闺中。那日新家具送入府中,别样她都只略看一眼,唯独见到这镜台,竟是移不开步。但见那镜台上孩童或扑蝶、或斗草、或放纸鸢、或戏鸟雀,个个眉眼生动,衣带当风,连那手中小风车的叶片都薄如蝉翼,似能迎风转动。芳姑越看越爱,竟日对镜理妆,摩挲不去。

也是合该有事。一日,张员外宴请贵客,乃是致仕还乡的京官李御史。李御史在府中闲逛,偶入女儿闺房,一眼便瞧见这镜台。他久在京城,见识广博,一看这雕工气韵,心中便是一惊:这分明是前朝宫廷样式!传闻成祖爷时,司设监有批绝密图样,后因战乱散失民间,莫非竟在此处得见?

李御史不动声色,回去后便派人暗中查访。不过三两日,回报来了,说是句容县匠人陈允所作。李御史沉吟片刻,吩咐备轿,亲往陈允家中拜访。

陈允见有贵客临门,慌得手足无措。李御史温言抚慰,只说是慕名而来,想订做几件家具。他于厅中坐下,目光四下一扫,已瞧见工棚里那本翻开的图样册子,心中顿时雪亮。闲谈几句,李御史便单刀直入,问起图册来历。

陈允是个实诚人,见对方是官身,不敢隐瞒,便将如何偶得图册之事说了。李御史听罢,长叹一声:“陈小哥,你可知这是祸非福?”

原来这图册确是前朝宫廷旧物,唤作《内府营造萃编》,当年专为皇家御用,民间私藏便是大罪。更有一桩隐秘:册中最后几页,绘有一张“九凤朝阳嵌宝屏风”,据说内藏前朝宝库秘图,因此惹得无数人暗中追寻。

陈允听得冷汗涔涔,忙要将图册献出。李御史却摆手道:“老夫已致仕,不愿再惹是非。此物你既得了,便是缘分,只是切记不可再显露人前,否则必有杀身之祸。”临行又意味深长道,“那‘九凤朝阳’图样,尤不可轻动。”

送走李御史,陈允心中忐忑,将图册深藏箱底,再不敢取出。然而人心如水,一旦起了波澜,又如何能轻易平息?自那日后,他做工时总觉索然无味,眼前晃来晃去的,皆是图册中那些精妙绝伦的样式。尤其那“九凤朝阳嵌宝屏风”,李御史越是告诫不可动,他越是心痒难耐,梦中都见那九只金凤展翅欲飞,朝阳处宝石光华璀璨。

如此过了月余,这日陈允到城中送货,路过一家古董店,见店内悬着一幅美人图,画中女子手执团扇,倚栏望月,眉目间似有淡淡哀愁。陈允立住脚,看得痴了。他自幼痴迷技艺,于男女之情上甚是懵懂,此刻却不知为何,心头如小鹿乱撞。

店主是个精瘦老者,见陈允神态,笑道:“小哥好眼力,这是前朝周昉真迹《月下仕女图》。”

陈允赧然道:“小子不过是个木匠,哪敢奢求真迹?只是觉得这画中人与别个不同。”

老者抚须道:“艺术本无贵贱,知音难求。小哥既喜爱,老夫便与你结个善缘——此画只需十两银子。”

陈允摸摸怀中刚得的工钱,一咬牙,竟真个买下了。回家后将画悬在床头,日日相对,越看越觉画中人眼波流转,似要开口说话一般。老母见儿子神魂颠倒,只道他中了邪,忙去庙里求符,陈允却浑然不觉。

却说城西有个破落户,姓胡名混,专一帮闲扯谎,挑唆是非。这日他偶从陈允家门前过,隔窗瞥见那幅《月下仕女图》,他是识货的,暗惊这穷木匠如何有此宝物?留心打听,又闻得李御史曾亲来访,心中更是起疑。这胡混便常来陈允处走动,假意结交,不时带些酒肉,陈允是个直性子,几回下来,便将他当作知己。

这一晚二人对饮,陈允多喝了几杯,胡混又故意引他谈讲木工技艺。陈允酒酣耳热,得意处竟将偶得图册之事说了出来,虽未提“九凤朝阳”,却也夸口册中多有稀世图样。胡混听得心花怒放,面上却不动声色,只连连劝酒,不多时便将陈允灌得烂醉。

待陈允睡熟,胡混悄悄起身,翻箱倒柜,果然找出那本图册。他虽看不懂其中精妙,但见绢面古旧,绘图精细,知是宝物,忙揣入怀中,溜之大吉。

次日陈允酒醒,见图册失踪,如遭雷击,四处寻找不见,又忆起昨夜胡混在旁,顿时明白过来。他急怒攻心,直奔胡混家中,却已是人去屋空。邻居道这胡混昨日半夜收拾细软,天不亮便出城去了。

陈允失魂落魄回家,大病一场,半月方愈。其间张员外家遣人来催工,见他这般光景,只好另请匠人。老母又急又气,旧疾复发,竟撒手人寰。陈允遭此连番打击,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葬了母亲,家中积蓄也已耗尽,只得将房屋变卖,赁一间小屋容身。

这一日,陈允在街边摆个木匠摊,为人修补些寻常家具,生意冷清。正自愁闷,忽见一顶青布小轿在摊前停下,轿中走下一个青衣丫鬟,对他道:“可是陈允陈匠人?”

陈允抬头,见这丫鬟眉清目秀,衣饰虽简,气度却不似寻常人家,忙起身应道:“正是小人。”

丫鬟道:“我家小姐前日见到张员外家镜台,爱那‘百子千孙’雕工,想请匠人定制一座绣架,不知可肯接活?”

陈允此时落魄,哪有不肯的?当即应承。丫鬟便取出一张图样,又道:“工料由我们备办,匠人只须用心制作。我家小姐说了,若做得好,另有重谢。”言罢留下定金,乘轿而去。

陈允看那图样,虽不及宫中样式繁复,却也清雅别致,当下打起精神,精心制作。十日后绣架完工,那丫鬟来取,十分满意,又邀陈允至府中,说小姐要当面道谢。

陈允本欲推辞,奈何丫鬟再三坚持,只得随行。曲曲折折来到一处宅院,但见粉墙黛瓦,庭院深深,不似寻常富户。丫鬟引他至花厅等候,不多时,环佩叮咚,香风细细,一位小姐在侍女簇拥下款款而来。

陈允不敢直视,偷眼观瞧,见这小姐身着淡绿罗裙,年约十七八岁,容貌竟与那日所买《月下仕女图》中人一般无二!他惊得呆了,怔怔说不出话。

小姐见他失态,掩口轻笑:“匠人不必多礼。那绣架我极喜欢,听闻匠人近来有些难处,这些银两聊表谢意。”声音清脆,如珠落玉盘。

陈允这才回神,忙道:“小姐厚赐,小人愧不敢当。只是……只是小人有一事不明,斗胆动问:小姐可曾让家人买过一幅《月下仕女图》?”

小姐闻言一怔,摇头道:“从未有过。”又奇道,“匠人何出此言?”

陈允见认错了人,满面通红,支吾着将买画之事说了。小姐听罢,沉吟片刻,道:“世间竟有这般巧事?可否将画取来一观?”

陈允应诺,忙回家取画。再返时,小姐在水榭中相候。她展画细观,忽然变色,追问道:“此画从何而来?”

陈允便将古董店之事说了。小姐凝神思索,喃喃道:“那家店……三月前已遭回禄之灾,店主葬身火海了。”

二人相对默然,均觉此事蹊跷。小姐又道:“实不相瞒,画中女子,与我容貌相似,却是我孪生姊姊。”

陈允大吃一惊。原来这小姐姓柳,小字如烟,其父柳公曾在朝为官,因直言获罪,贬谪岭南,途中病故。夫人哀伤过度,随之而去,唯留一双女儿。姊姊如云被舅父接去抚养,如烟则寄养在姑母家中。姊妹分离时年方七岁,此后音讯隔绝,算来已有十载。

如烟道:“姑母待我虽好,终是寄人篱下。今岁姑母去世,表兄欲将我许配给一纨绔子弟,我执意不从,这才搬出另居。日夜思念姊姊,却无处寻访,不意今日在画中得见。”

陈允见如烟泪光莹然,心中怜惜,脱口道:“小姐勿忧,小人愿效力寻访。”

如烟叹道:“人海茫茫,从何寻起?除非……”她目光落在画上,“除非这画中另有玄机。”

二人再细观画,如烟忽指画中团扇道:“这扇上题诗,笔迹是我父亲手书!”但见扇面题着四句诗:

月照芙蓉夜未央,

下阶罗袜透寒凉。

仕女不知家国远,

图将锦瑟寄华章。

陈允反复吟咏,猛地醒悟:“这是藏头诗!每句首字连读,乃是‘月下仕图’!”又看第四句,“‘图将锦瑟’……莫非图中藏图?”

他小心揭开装裱的绫边,果然在画绢背面发现数行小字,乃是一首谜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金陵百姓家。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九重宫阙烟尘生,零落成泥碾作尘。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如烟聪慧,略一思索便道:“这是集句诗,每句暗藏数字。第一句‘朱雀’为南方七宿,暗指七;第二句‘乌衣巷’在金陵,金陵别称建康,康字谐音五;第三句‘王谢’豪门,燕子在堂,堂谐音十;第四句‘风云’化龙,龙为辰,辰在五行属土,土数五;第五句‘九重’明指九;第六句‘零落’为空,无数;第七句‘凤阁’指凤,凤为鸟,鸟目为二?这却难解……”

陈允接口道:“凤为百鸟之王,王字横竖皆是三笔,可是指三?且看每句取一字:朱、乌、旧、飞、金、九、凤——朱乌为红黑,旧飞谐音‘酒非’,金九为铜钱,凤……这也不通。”

二人苦思良久,如烟忽拍手道:“是了!看每句末字:花、斜、家、龙、尘、萝——花斜谐音‘七邪’,家龙谐音‘十隆’,尘萝谐音‘成罗’?还是不对……”